然而,事情的走向终究超出了许多人的预料。一个月后的清源市委常委会上,关于凌云任职问题的讨论异常激烈。
会议室里烟雾缭绕。一位领导掐灭烟头,声音洪亮:“凌云在临江的成绩有目共睹!两年多时间,从垫底拉到全市第三,这是硬邦邦的政绩!这样的闯将、干将,不该重用吗?”
另一位领导缓缓放下茶杯,语调平和却带着分量:“成绩固然要肯定,但作为一把手,团结同志、讲究方法同样重要。临江现在基础打好了,更需要一位能协调各方、稳中求进的同志来掌舵。”
还有一位领导用手指轻轻敲着桌面,意有所指:“最近各方面的反映不少啊,虽然可能有不实之处,但众口铄金,说明凌云同志在处理某些关系时,确实有待商榷。为了临江的长远稳定,调整或许更合适。”
支持者据理力争,脸色因激动而泛红;反对者则慢条斯理,话语却寸步不让。最终,在经过一番唇枪舌剑后,一个平衡各方意见的决定出炉了:调任凌云为清源市林业局局长,兼任市政协副主席,明确为副厅级。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回临江,顿时激起千层浪。
一位开发区管委会的年轻干部猛地从座位上站起来,拳头砸在桌子上,眼眶瞬间红了:“凭什么?凌书记为我们熬了多少夜,跑了多少腿!现在刚见成效就要把他调走?!”
茶山村的张支书正在茶园里指导村民,接到电话,愣了好一会儿,然后二话不说,扔下锄头就往镇上跑,他要找车去市里,“我得去跟领导说清楚,凌书记是好官!是能为我们办事的官!”
陈明远听到正式通知时,正在批文件,笔尖在纸面上划出了一道长长的痕迹。他猛地站起身,椅子在地板上发出刺耳的摩擦声。他几乎是跑着冲进了凌云的办公室,声音因为激动和愤怒而微微颤抖:“凌书记!这……这决定太荒谬了!我要去市里找领导!您为临江付出这么多,他们不能这样!”
凌云抬手,做了一个坚定而柔和的下压手势,阻止了他后面的话。他的脸上看不出太多的失落,反而有一种超然的平静,甚至嘴角还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明远同志,冷静。我们是党的干部,服从组织安排是天职。林业工作同样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说起来,我当年就是从林业站起步的,现在回去,也算是专业对口。”
“可是临江……”陈明远的声音哽咽了,后面的话堵在喉咙里。
“没有可是。”凌云走到他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温和却充满力量,“无论在什么岗位,都是在为党和人民工作。重要的是,我们曾经一起并肩战斗过,临江这片土地,已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播下了希望的种子,这才是最让我欣慰的。我相信你,明远,你一定能够带领临江的同志们,把这艘发展的大船开得更好、更稳。”
次日,清源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李建军亲自前来宣布任命。在正式会议开始前,他熟门熟路地走进凌云办公室,反手轻轻关上了门。
“凌云啊,”李建军这次没坐主位,而是和凌云一起坐在了会客的沙发上,身体微微前倾,语气带着长辈般的感慨,“这次调整,心里不要有疙瘩,要正确理解组织的意图。”
凌云给他沏了杯热茶,双手递过去,神色坦然:“李部长,我明白,完全服从组织安排。”
李建军接过茶杯,吹了吹热气,叹了口气:“有些话,台上不好讲,现在就咱俩人,我跟你说点体己话。你在临江干的怎么样,市委主要领导心里有本账。但是啊,”他顿了顿,压低了声音,“官场上的事,有时候不光看工作。你这两年,为了工作,得罪的人……水深啊。这次举报信,无非是个由头。”
他看着凌云依旧平静的脸,推心置腹地说:“你想想你的履历,一步一个脚印,扎实!这次借着机会,解决了副厅,又加了市直机关一把手的经历,你这履历就全了,将来无论往哪走,都更有底气。”他意味深长地补充道:“你还年轻,才三十六岁,未来的路长着呢。有时候啊,以退为进,是大智慧。别计较一时一地的得失。”
凌云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目光看向窗外,仿佛穿透了时空:“谢谢部长点拨。说实话,刚知道时,心里是有些拧巴。但听您这一席话,我豁然开朗了,明白了组织的培养和爱护之心。”
“这就对喽!”李建军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拍了拍沙发扶手,“林业局嘛,看上去没县委书记威风,但它是市直大局,资源丰富,正好能发挥你早年的专业。你在这岗位上干出彩了,那就是另一番天地,对未来发展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这是组织给你沉淀、积累的机会。”
“请组织放心,”凌云坐直身体,目光坚定,“我一定尽快熟悉情况,在新的岗位上做出成绩,不辜负组织的信任。”
“好!好!就要这个劲头!”李建军高兴地站了起来,“保持住你在临江的这股子锐气和干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从海鲜摊到局长桌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从海鲜摊到局长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