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门合拢的瞬间,齐砚舟按下了一楼按钮,但手指在半空中停了一下。他转身走出电梯,脚步没停,直接穿过空荡的走廊,回到试验科办公室。
保洁员刚拖过地,水痕还湿着。他没管鞋底沾水,径直走到档案柜前,刷主任权限卡,调出全部三百份新药组患者的纸质病历副本。纸张堆了半桌,他把灯打开,坐下来一页页翻。
天刚亮,没人来打扰。他知道时间不多。
他先从ICU那三个病人开始查。用药记录显示每次都是标准剂量,可肝损伤的程度根本对不上。他抽出放大镜,盯着“给药剂量”那一栏。字迹有点浮,边缘轻微晕开,像是后来补写的。他用指甲轻轻刮了下,墨没掉,但纸面有细微凸起。
他又翻了十几个病例,发现同样的问题。一共七十八份,都改过。更关键的是,他把纸对着灯光看背面,隐约能看到一行压痕:“超量300%”。
他放下病历,靠在椅背上,闭眼三秒。
预演不是万能的。它只对准手术台上的血流和组织反应。可这一刻,他的脑子像自动回放一段录像——有人坐在灯下,一支笔慢慢涂改数字,再盖上一层墨,伪装成原始记录。
他睁开眼,右手拿起钢笔,笔尖极轻地点在一张病历的背面,正对着“标准剂量”的位置。墨迹受压扩散,原本模糊的痕迹被激活,一个“3”字清晰浮现出来。
确实是“超量300%”。
他没拍照,也没喊人。这种证据一旦暴露,对方会立刻销毁原件。他只是默默把七十八份问题病历单独分出来,放进一个牛皮纸袋,贴上标签:待复查。
门被推开时,他没抬头。
岑晚秋端着咖啡进来,放在桌上。这是她第七次送咖啡了。她一直没走,守在一楼大厅,每隔半小时上来一次。这次她手里多了张折好的纸。
她把纸推到他面前。
他打开,上面是七十八个名字,工整抄写,每个后面标了住院号和用药次数。
“你什么时候开始记的?”他问。
“你进电梯的时候。”她说,“我知道你会回头。”
他看着她,没笑,但眼神松了一下。
“陈金利雇人改的。”他说,声音压得很低,“不止市一院。这批药已经流向三家私立医院,那边没有严格监管,病人还在继续服用。”
她点头:“名单我已经按区域分好了。”
他把纸折好塞进白大褂口袋,站起身活动肩膀。连续几个小时低头看文件,颈椎发僵。手背微微发抖,是预演消耗心神后的反应,但他很快握紧拳头压下去。
“等会晨会,他会来。”他说,“我要当着所有人的面掀开这层皮。”
“法务那边怎么办?”
“让他们来。”他说,“现在最怕的不是他们拦我,是他们不说话。沉默就是默许。”
她没再问,只说:“我下去了,花店今天有货要到。”
他点头。
她走到门口又停下:“别让他们拖住你。”
门关上后,他打开电脑,把七十八份病历的关键页扫描一遍,存进离线U盘。拔下时顺手塞进锁抽屉,钥匙留在锁孔里。
七点四十分,会议室陆续进来人。试验科、药剂科、医务处都有代表。陈金利七点五十五分到,西装笔挺,领带打得一丝不苟。他进门就笑着打招呼,语气轻松:“各位早啊,昨晚辛苦了,总部刚发来通报,数据复核完毕,一切正常。”
没人接话。
齐砚舟坐在角落,手里拿着那份牛皮纸袋装的病历。
主持人请他发言,他站起来,没看陈金利,直接举起其中一份打开的病历,举到所有人视线高度。
“这七十八位患者,原始记录写着‘超量300%’。”他说,“现在变成‘标准剂量’。谁改的?”
会议室一下静了。
有人低头翻自己手里的材料,有人看向陈金利。
陈金利脸色变了:“齐主任,这话不能乱说。系统录入可能有误差,但我们有双重校验机制——”
“误差?”齐砚舟打断,“墨水还没干透,纸背都能透出字来。你是觉得我们都不识字?”
陈金利张嘴想辩,齐砚舟往前一步,声音不高但清楚:“需要我请公安来做笔迹鉴定吗?”
没人说话。
角落里,小雨站在门外偷听,手悄悄掏出手机,给林夏发了条消息:“齐主任动手了。”
陈金利额角冒汗,勉强撑着笑:“这……可能是工作人员操作失误,我会向公司报告。”
“失误?”齐砚舟把病历拍在桌上,“七个肝酶飙升,三个进IC芋,一个才二十三岁。你说是失误?”
他环视一圈:“这批药已经流入三家私立医院。如果今天不开会,明天就会有更多人进ICU。你们想等死人了吗再管?”
医务处的人低头不语。药剂科主任悄悄往后挪了椅子。
陈金利站也不是,坐也不是,最后只能硬着头皮说:“我会立刻暂停药品供应,启动内部调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手术预演之医圣崛起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手术预演之医圣崛起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