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松林深处,往日的喧嚣与杀戮已然沉寂。扭曲的林木依旧,但空气中那股令人不安的腥甜与狂暴能量已然消散大半,只余下淡淡的、如同余烬般的辐射残留。在原本变异体巢穴入口附近,一片相对平整、视野开阔的地带,一座充满实用主义风格的临时建筑群正拔地而起——这便是“曙光联盟一号辐射区观测站”。
观测站的建立,是联盟在彻底清除威胁后,对这片特殊区域进行深度掌控和科学利用的关键一步。它不再仅仅是一个被标记的危险禁区,而是成为了联盟前沿科研和战略发展的桥头堡。
观测站规模不大,但功能齐全。主体结构由预制的加固合金板搭建而成,外层涂抹了能够吸收和散射残余辐射的特种涂料。站内划分出生活区、指挥监控中心、以及最重要的——低强度辐射测试区。
驻守人员共八人,由陈岚麾下一名沉稳干练的高级研究员张明负责总体事务。配备三名精通环境监测、生物进化和能量分析的科研人员,以及五名从战斗部队中精心挑选、经验丰富且接受过蓝荧草提取物适应性训练的守卫队员。
他们的任务清晰而明确:
第一,环境监测。 指挥中心内,数个大型屏幕上实时跳动着数据。高灵敏度的“环境辐射监测仪”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地扫描着以观测站为中心、半径五公里内的辐射浓度变化。自从核心晶体被移走并封存后,数据显示区域辐射强度正在以缓慢但稳定的速度衰减,空气中的有害能量粒子浓度已降至安全阈值以下,证明控制措施卓有成效。科研人员每天都会详细记录这些数据,绘制辐射衰减曲线,评估环境恢复进程。
第二,可控进化测试。 这是观测站的核心职能之一。在站内专门开辟的“低强度辐射测试区”,墙壁和地面都加装了精密的能量引导和限制装置。这些装置与总部实验室的主控系统相连,能够精确地模拟并释放出极其微弱的、经过严格计算的辐射能量场,强度仅为原核心区自然辐射的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确保在安全范围内。
首批五名自愿参与测试的联盟成员(非驻站人员,轮流前来)已经入驻。他们都是在某个进化方向上遇到瓶颈、心智坚定的战士。在进入测试区前,他们需要接受全面的身体检查,并注射标准剂量的蓝荧草提取物作为预防。
测试区内,五名成员进行着常规的体能训练、格斗对抗以及精神力集中练习。无处不在的微弱辐射能量,如同温和的催化剂,持续刺激着他们的身体。训练过程被“进化数据记录仪”全程监测,记录着他们的心率、肌肉活性、能量波动乃至基因表达谱的细微变化。
三天后,初步结果令人振奋。
“综合战力评估显示,平均提升幅度达到百分之十五!”张明看着手中的报告,语气中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个体差异存在,提升主要体现在力量、速度、神经反应以及部分成员的精神力凝聚速度上。最重要的是,所有参与者生命体征平稳,情绪稳定,未发现任何异化倾向或能量紊乱迹象!”
这份报告被第一时间加密传回联盟总部,引起了高层的高度重视。这意味着,“可控进化训练”从理论走向了实践,并且取得了坚实的初步成果!
第三,安全警戒。 五名守卫队员肩负着观测站的安危。他们装备精良,除了常规武器,还配备了足量的蓝荧草提取物注射剂和喷雾,以及改进的能量探测器和通讯设备。他们每天分班次,沿着预设的巡逻路线,对观测站周边区域进行细致巡查,警惕任何可能出现的残余威胁——无论是侥幸逃脱的零星变异体,还是被异常能量吸引过来的其他危险生物,亦或是……来自其他不明势力的窥探。
站外,原本阴森可怖的黑松林,在失去了辐射核心和变异体族群后,似乎正在缓慢地恢复一丝“正常”。虽然植被依旧扭曲,但那种令人心悸的活性在减弱。守卫队员的足迹,正一步步地将人类活动的秩序,重新烙印在这片土地上。
一号辐射区观测站的建立与平稳运行,标志着联盟对“进化辐射”的认知和应对,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主动驾驭的阶段。危机被转化为了机遇,死亡之地变成了进化之阶。这里不仅将成为联盟培养更强战士的摇篮,更将成为他们深入了解那种天外能量、乃至窥探末日真相的重要窗口。未来的探索之路,将从这个建立在废墟与奇迹之上的前哨站,向着更广阔的未知延伸。
喜欢极限攀升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极限攀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