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宁十二年的初雪降临时,一队身着禁军服饰的骑士护着黄门官,踏着碎玉般的积雪停在了扬州韩府门前。那卷明黄绸缎上以精妙楷书誊写的诏书,不仅改写了韩络的仕途,更将墨兰精心编织的巨网,笼罩了整个东南的天际。
---
晋位参政·漕权在握
“制曰:江淮荆浙发运使韩络,督运漕粮,夙夜在公,南征北战皆赖馈饷,功在社稷。今特加授签书枢密院事,充东南六路制置发运使,仍领淮南东路安抚使。钦此。”
宣旨的黄门官嗓音落下,满堂寂静,旋即爆发出压抑不住的吸气声。
签书枢密院事,这是真正的执政官,位列枢府,虽为副职,却已踏入王朝最高军事决策圈。而东南六路制置发运使更是在原有发运使职权上,加持了“制置”之名,意味着对东南六路的军政、财政有了更大的协调统筹之权。再加淮南东路安抚使,总揽一路兵民之政。
此三道任命叠加,韩络已是从二品大员,手握东南财赋、军事、民政之权,成为名副其实的“东南王”。这道任命远超墨兰预期,她瞬间明了,这是皇帝对韩络(实则是她通过韩络)保障南征、稳定北疆、充盈国库能力的最高认可与依赖。
“臣,韩络,领旨谢恩。必当鞠躬尽瘁,以报陛下天恩!”韩络的声音带着激动与沉重。他深知,此位尊崇,亦如火山之巅。
---
内宅风云·水涨船高
韩络晋位的消息如野火燎原,韩府门槛几乎被道贺的官员踏破。林噙霜以雷霆手段整顿门风,所有贺仪登记造册,价值过重者一律婉拒,行事滴水不漏。
原先还有些小心思的韩大夫人娘家,此刻彻底偃旗息鼓,甚至主动将部分族产交由林噙霜“代为打理”,以示依附。
连宫中的刘贵妃都遣内侍送来一对玉如意,言道“韩夫人治家有方,堪为典范”。
权势,是最好的壁垒。韩络地位越高,墨兰的内宅反而越如同铁板一块,无人敢撄其锋。
---
边策新定·以商御戎
身兼枢密院事,韩络得以参与北疆战略。在墨兰的建言下,他上了一道《边贸固疆疏》,主张在边境特定区域设立“榷场特区”,由朝廷与可信大商共同管理,以茶叶、丝绸、瓷器、药材等,大量、稳定换取辽国战马、皮毛,乃至通过特殊渠道,收购辽国境内发现的硫磺、硝石等物。
此议在朝中引起争议,但在韩络(墨兰)列举了此举可“弱辽国之马政,强我之骑兵,探敌之虚实,且利归朝廷”的数条好处后,最终获神宗首肯。
墨兰的商队,自此拥有了“奉旨贸易”的护身符,其商业触角与情报网络,将随着合法贸易更深地楔入辽国肌体。
---
漕运改制·国脉私用
作为制置发运使,韩络顺势推行“漕粮折色法”与“漕河商股制”。
· 折色法:允许部分漕粮在产地折成银钱,于缺粮地或价格高地再行收购。此举大大降低了漕运损耗与成本,而具体操作,则由墨兰旗下控制的多家“粮行”承接。
· 商股制:鼓励民间富商出资疏浚、维护漕河,以其出资比例分享未来一段时期内漕关关税分红。墨兰自然成为最大股东,此举不仅将庞大的商业资本与漕运利益绑定,更让她能名正言顺地介入漕河管理,甚至控制关键闸口。
帝国的经济命脉,在“改革”的名义下,被墨兰以更精妙、更合法的方式缠绕掌控。
---
稚子观澜·璞玉初琢
父亲的位极人臣,也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无形的变化。韩嘉在学堂中更受追捧,但他牢记母亲“藏锋”的教诲,越发沉稳。
一日,他问墨兰:“母亲,父亲位列枢府,掌东南权柄,为何您反而让苏姨娘将部分产业转入海外?”
墨兰赞赏地看着长子:“嘉儿能想到此节,甚好。月满则亏,水满则溢。权势鼎盛之时,亦是众矢之的。需知进退,更要为自己,留足后路。”
她开始让韩妙接触海外贸易的账目,让韩笙学习舆图测绘,让韩钰了解各地物产。她不再仅仅培养继承人,而是在雕琢一个未来能支撑起庞大家业的团队。
---
兰台定鼎·潜龙在渊
雪夜,兰台密室。
炭火噼啪作响,墨兰听着各方汇总。
“北疆榷场特区已划定,我们的人已进驻。”
“漕河商股,我们占股四成七,为第一大股东。”
“海外基地回信,新式海船已下水,可远航至三佛齐。”
“闻风司探知,吕惠卿等人对夫君晋升颇为不满,已有‘韩络权倾东南,非国家之福’的流言在汴京散播。”
墨兰平静地点了点头,目光掠过窗外漫天飞雪,落在北方。
“青竹。”
“奴婢在。”
“让我们在汴京的人,将吕惠卿门人贪墨河工银、纵容家奴强占民田的证据,‘无意间’递给御史台的李大人。他正愁没有晋身之阶。”
“是。”
“另外,传书海外基地,加快澎湖要塞建设。再令荆红,从‘灰蟒’中遴选三百绝对忠诚、家眷皆在掌控者,组成‘潜蛟卫’,配备最好的武械,秘密训练。他们将来,或有大用。”
“是,夫人!”
墨兰端起一杯温热的参茶,氤氲热气模糊了她沉静的面容。
韩络已位极人臣,她的商业帝国根深蒂固,子女茁壮成长。
但她的目光,已越过眼前的荣华,投向更遥远的未来。她知道,真正的风暴,或许才刚刚开始。而她,必须准备好应对一切,包括那至高无上的……皇权本身。
(第494章 完)
喜欢综影视:青莲渡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综影视:青莲渡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