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
郭嘉点头,“另外,令赵云所部,加大对袁绍来自并州方向粮道的袭击力度,但动作要狠,缴获要多。
要让袁谭感受到切肤之痛,让他觉得,正是因为袁尚的无能(导致幽州叛乱牵扯兵力)和父亲的偏心(不让他动用兵力解决粮道威胁),才使得他的并州蒙受损失。”
刘晔补充道:“是否可令细作在河北散播童谣,诸如‘冀州粮,填邺仓;并州血,洒疆场’之类,进一步激化矛盾?”
“可。”
郭嘉赞许道,“子扬此议甚佳。民谣诛心,最是难防。”
一系列阴损却精准的指令,再次悄无声息地发出。
郭嘉如同一位高明的医者,却专擅放大病灶、挑动痈疽,他要让袁绍集团的内部矛盾,从暗流汹涌,彻底变为公开的溃烂。
与此同时,官渡曹营。
曹操看着探马送来的,关于袁绍内部因幽州之事争吵不休,以及袁谭、袁尚矛盾激化的密报,脸上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
“郭奉孝这把火,放得真是时候啊。”
他对着下首的荀彧、程昱道,
“袁本初如今是进退维谷。
进,则惧我与朝廷夹击;
退,则恐辽东糜烂,更惧内乱爆发。
其麾下谋士各为其主,已难形成合力。”
程昱阴笑道:
“明公,此乃天赐良机!
我军是否可主动出击,寻袁绍一路兵马,狠狠敲打一下?
或可派使者密会袁谭,许以好处,诱其……”
曹操摆手打断:
“不必。此时插手,反为不美。
郭嘉欲使其内乱,我便成全他。
传令各部,紧守营垒,暂不主动寻衅。
但……要做出积极备战的姿态,弓弦拉满,引而不发!
让袁绍不敢轻易从正面抽调兵力。”
他顿了顿,眼中精光一闪:
“至于淮南……告诉子孝(曹仁),庐江暂且围而不攻,保存实力。
江东孙权有周瑜辅佐,急切难下。
我们的目光,或许该转回中原了。
只待河北有变……”
荀彧颔首:“明公深谋远虑。静观其变,待其自乱,方为上策。”
北线的战局,因辽东烽火与内部倾轧,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平静。
双方大军依旧隔垒相望,但大规模的冲突明显减少,仿佛两只巨兽在激战正酣时,忽然都意识到了自身内部的问题,不约而同地暂缓了撕咬,转而舔舐伤口,警惕地注视着对方,更警惕着来自自身阵营后方的暗箭。
然而,这平静之下,是远比真刀真枪更为凶险的较量。
郭嘉以人心为战场,以流言为刀兵,不断切割着袁绍集团的凝聚力。
数日后,并州,晋阳。
袁谭拿着那份由心腹秘密呈上的“清单”,双手因愤怒而微微颤抖。
清单上罗列的物资数目庞大,其中指向袁尚及其党羽贪墨的暗示,更是如同毒刺,扎得他双眼赤红。
“父亲……你何其不公!
幽州之乱,皆因显甫无能,累及三军!
如今他却在邺城大肆敛财,结党营私!而我并州将士在前线流血,连粮草都屡遭劫掠!”
袁谭猛地将清单拍在案上,对身旁的郭图、辛评低吼道,“此事,绝不能就此罢休!”
郭图眼中闪过一丝得色,低声道:
“公子息怒。此事需从长计议。
我们可暗中收集更多证据,待到时机成熟,一举呈于主公面前!
届时,看那审配、逢纪还有何话说!”
辛评也道:
“不错。
此外,公子还需加强与我等交好的河北士族联络,尤其是那些对袁尚一派不满的豪强。
唯有手握实力,方能在将来……有所作为。”
袁谭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心中的杀意,目光投向东南方向,那是邺城,也是他野心的终极目标。
“你们去办吧。记住,要隐秘,要拿到真凭实据!”
一场兄弟阋墙的暗战,在郭嘉的推波助澜下,悄然升级。
彭城行宫内,郭嘉听着各地暗线传回的消息,知道种子已经播下,只待开花结果。
他疲惫地闭上眼,对蔡琰轻声道:
“昭姬,河北这盘棋,最凶险的部分……快要过去了。接下来,就看袁本初何时……撑不住了。”
蔡琰握着他冰凉的手,柔声道:
“奉孝,你已尽力。且安心静养,朝中诸事,尚有我与元直、子扬。”
郭嘉微微摇头,目光却投向殿外灰蒙蒙的天空,低语道:
“只怕……曹孟德不会给我们太多安静的时间了。
河北若乱,他岂会甘作壁上观?
江南的刘备,又岂会放过这天赐良机?
这乱世……一刻也停不下来啊……”
他的声音渐低,带着无尽的疲惫与一丝洞悉命运的苍凉。
喜欢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