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陈留的智者们运筹帷幄之际,北方的雪原上,赵云率领的三百精锐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
广平郡通往易京的最后百里,袁绍军设下的五道关卡如同天堑。
每道关卡皆有精兵驻守,对往来行人严加盘查,特别是对可能支援易京的物资更是严防死守。
将军,前方就是第一道关卡——黑山隘。
副将压低声音,指着远处山隘口隐约可见的旌旗,守军约五百人,据说是袁绍麾下大将淳于琼的部属。
赵云眯起眼睛,仔细观察着地形。
黑山隘地势险要,两侧山势陡峭,唯有中间一条小道可容车马通过。
此时正值严冬,山路积雪深厚,更增添了行军的困难。
硬闯绝无可能。
赵云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决断,传令下去,就地休整。今夜子时,我们绕道黑山北麓。
北麓?
副将愕然,那里是未开辟的荒山,积雪更深,而且...
而且袁军绝不会想到有人敢在寒冬腊月翻越荒山。
赵云打断他,这是我们唯一的机会。
是夜,北风怒号,大雪纷飞。
赵云率领三百精锐,弃了伪装用的大车,只携带必要的兵甲和部分轻便物资,悄然潜入黑山北麓的茫茫雪原。
这段路程远比想象中艰难。
积雪深及腰际,每一步都要耗费巨大体力。
严寒刺骨,稍有不慎便可能冻伤。
但赵云身先士卒,用长枪探路,硬是在雪地中开辟出一条通道。
三日后,当这支疲惫不堪的队伍终于绕到易京东南方向时,三百人已减员至二百七十余人,有三十余名士卒因冻伤和体力不支不得不留在途中。
将军,前方就是袁绍军的围城大营!
斥候匍匐在雪地中,指着远处连绵的营火。
赵云举目远眺,但见易京城在风雪中若隐若现,城外袁军营寨连绵十余里,将城池围得水泄不通。
城头守军的旗帜在寒风中无力地飘动,显是已到了强弩之末。
是时候了。
赵云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按计划行事!
当夜,袁绍军后营突然火光冲天,粮草堆积处传来震天的爆炸声。
与此同时,数支小队在营寨各处同时发动袭击,喊杀声四起。
敌袭!敌袭!
后方粮草着火了!
袁军大营顿时陷入混乱。
正在中军大帐与谋士们商议破城之策的袁绍勃然变色:怎么回事?何处来的敌军?
谋士沮授快步出帐察看,很快返回,面色凝重:
主公,似是小股精锐袭扰,专攻我军粮草和后营。观其手法,不似易京守军。
公孙瓒还有此外援?袁绍又惊又怒。
就在袁军注意力被后方袭扰吸引时,一支二十人的小队在赵云亲自率领下,凭借雪夜掩护,悄然接近易京城东南角。
那里是袁军包围圈相对薄弱之处。
放箭!赵云低喝。
特制的响箭带着尖锐的啸声射上城头,这是事先约定好的信号。
很快,城头垂下数条绳索。
赵云令士卒们先行攀爬,自己断后。
当最后一名士卒爬上城头,袁军终于发现了这边的异常,大队人马蜂拥而来。
赵云冷笑一声,张弓搭箭,连珠三箭射倒三名袁军将领,趁敌军混乱之际,抓住绳索敏捷地攀上城头。
常山赵子龙,奉陈留蔡大家之命,特来助将军守城!
赵云登上城楼,压着面见旧主的复杂心情对迎上来的公孙瓒部将朗声道。
此时的易京城内,已是饿殍遍野,守军个个面黄肌瘦。
听说有外援入城,而且还是闻名河北的赵云,守军士气为之一振。
赵云当即下令将携带的药材分发给伤兵,又将精良的箭簇补充给守城部队。
虽然物资有限,但这支生力军的到来,无疑给濒临绝望的守军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与此同时,袁绍因为粮草被烧,后方不稳,不得不暂缓攻城,分兵保护后勤线路。
此消彼长之下,易京的防御压力大为减轻。
消息传回陈留,蔡琰等人终于松了口气。
子龙成功了!
徐庶难得地露出笑容,虽然未能带入大量物资,但此举无疑延长了易京的守备时间。
郭嘉轻摇羽扇:更重要的是,袁绍经此一扰,必不敢再全力攻城。这个冬天,易京应该是守住了。
就在北方战局出现转机的同时,南方的混战也拉开了序幕。
曹操在豫州的进展并不顺利。
汝南黄巾龚都联合当地豪强,依托熟悉地形,不断袭扰曹军。
而刘表果然如郭嘉所料,趁曹操陷入豫州泥潭之际,命文聘自新野北上,兵锋直指颍川。
更让曹操头疼的是,淮南的袁术见有机可乘,也派大将纪灵率军两万,以讨伐不臣为名,进入豫州东部,意图分一杯羹。
一时间,豫州大地烽烟四起,曹、刘、袁三家势力在此纠缠不休。
而吕布这边,情况更是急转直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