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顿了顿,又道:若是蔡某所猜不错,壮士当是常山赵云赵子龙?
赵云这次更是惊讶:尹君见识广博,云佩服。
蔡琰含笑道:童大师的传人,果然名不虚传。不知子龙将军为何会来到陈留?
赵云神色一黯:此事...说来话长。
蔡琰何等聪慧,立即明白其中必有隐情,便不再追问,只是道:
将军既然来了陈留,不如到城中稍作歇息,让蔡某一尽地主之谊。
赵云正要推辞,蔡谷也上前道:
久闻童渊大师枪法冠绝天下,今日得见高徒,真是三生有幸。还请将军到军中一叙,让蔡某也好请教请教。
看着两人诚挚的目光,赵云犹豫片刻,终于点头:
既然如此,恭敬不如从命。
回城的路上,蔡琰与赵云并肩而行。
方才看将军枪法,似乎已在童大师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蔡琰问道。
赵云有些惊讶:
尹君好眼力。师父常说要青出于蓝,云这些年来确实在百鸟朝凤枪中融入了一些自己的理解。
难怪。
蔡琰点头,方才那一枪,既有百鸟的灵动,又有凤凰的威严,已然自成一家。
说话间,众人已回到中牟城。
得知童渊高徒到来,徐庶、陈群等人都前来相见。
宴席上,蔡琰绝口不提招揽之事,只是与赵云谈论天下大势。
当说到武学时,她更是能说出一些精辟见解,让赵云刮目相看。
尹君对武学的理解,实在不似寻常文人。
赵云由衷赞道。
蔡琰微笑:家父常说,文武之道,本是一体。治军理政,也需懂得武学精要。
宴后,蔡琰亲自将赵云送到驿馆。
将军且在驿馆好生歇息。
她说道,若有什么需要,尽管吩咐下人。
赵云看着她离去的背影,心中感慨万千。
这位女诸侯不仅临危不惧,而且见识广博,更难得的是对武学的深刻理解。
这让他不由想起师父常说的一句话:明主难遇,知音难求。
而回到府中的蔡琰,也在与徐庶商议今日之事。
不想赵云竟是童渊大师的高徒。蔡琰轻声道,难怪有如此气度。
徐庶点头:童渊大师当年在洛阳时,连先帝都想征召他为将,却被他婉拒。能得他真传的弟子,必定非同一般。
如此人物,我们更要慎重。蔡琰沉吟道,
让他慢慢了解陈留,了解我们的理念。等到他真心认可这里时,才是我们真正得到一员良将之时。
夜色渐深,驿馆中的赵云推开窗户,望着城中稀疏的灯火。
这里的一切,都与他在幽州时截然不同。
没有骄兵悍将的跋扈,没有流离失所的百姓,有的只是一种他在师父口中听说过的景象。
或许...他轻声自语,这里真的不一样?
月光洒在他英挺的面容上,映出一丝犹豫,也映出一丝希望。
在这个乱世之中,能够找到一个让百姓安居乐业的地方,或许就是他这样武将最大的心愿了。
喜欢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