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
死一般的寂静。
侯书恒的话音落下后,会议室里陷入了一种令人窒息的沉默。
仿佛每个人都在屏住呼吸,连空气都凝固了。
只有偶尔响起的、轻微的茶杯与杯盖碰撞声,以及不知是谁因为紧张而略显粗重的呼吸声,在这片寂静中显得格外清晰。
黄政好整以暇地靠在椅背上,双手交叉置于腹前,目光平静如水,却像最精密的扫描仪,缓缓从每一位常委的脸上掠过。
他观察着他们最细微的表情变化——紧抿的嘴唇、游移的眼神、无意识敲击桌面的手指、微微蹙起的眉头……
他的注意力,尤其集中在四个人身上:县委副书记李彪、政法委书记钟在强、宣传部长卞悦,以及城关镇党委书记杨志群。
根据谭晓峰前期搜集的情报和这两天的观察,这四人与刚刚“病休”的前财政局长王方平过从甚密,是“肖少”利益集团在隆海县权力核心最可能的代言人和保护伞。
此刻,他们的反应至关重要。
李彪面色阴沉,眼神低垂,盯着面前的笔记本,手中的钢笔帽被反复按下又弹起,发出“咔哒、咔哒”的轻响,显示出他内心的焦躁和不耐。
钟在强则恰好相反,他努力想摆出一副事不关己的沉稳模样,但微微抽动的眼角和不时瞟向侯书恒、又迅速移开的目光,暴露了他内心的慌乱。
宣传部长卞悦,这位一向以优雅知性形象示人的女常委,此刻虽然坐姿依旧端正,但纤细的手指却不自觉地绞着衣角,眼神有些空洞地望着面前的虚空,似乎在极力掩饰着什么。
城关镇党委书记杨志群,则带着一种基层干部特有的“蛮横”和“光棍”气,他索性靠在椅背上,双臂抱胸,眼神挑衅地扫视着会场,尤其是在黄政脸上停留了片刻,嘴角似乎还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
这种压抑的沉默持续了将近一分钟。侯书恒也不催促,只是慢悠悠地喝着茶,仿佛在欣赏一出默剧。
终于,有人按捺不住了。
“咳,”县委副书记李彪清了清嗓子,打破了令人难堪的沉默。
他放下钢笔,双手按在桌面上,目光先是看向侯书恒,然后才扫向黄政,语气带着一种刻意营造的“忧心忡忡”:
“侯书记,黄县长。发生了这么多恶性事件,作为县委副书记,我深感痛心,也责任重大啊。”
他先给自己套上了一层“负责任”的外衣,随即话锋一转:
“但是,越是在这种复杂敏感的时期,我们作为领导核心,越是要保持冷静,讲究方式方法,维护稳定大局!”
他提高了音量:
(“我认为,当前第一要务,是稳定!稳定压倒一切!
公安局卢鸥同志被暂时停职,紧接着就发生了财政局火灾和暴力抗法事件,这难道仅仅是巧合吗?
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政法系统的指挥中枢不能乱!
我强烈建议,立刻让卢鸥同志回到工作岗位,主持大局,彻查这一系列事件!
否则,群龙无首,下面的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只会出更大的乱子!”)
李彪的话,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瞬间激起了涟漪。
他直接将火灾和暴力抗法的责任,巧妙地引向了郑大力主持工作不力,并以此为卢鸥复职造势。
他的话音刚落,政法委书记钟在强立刻接口,语气急切地补充道:
(“李书记说得对!侯书记,黄县长,政法工作专业性强,环环相扣。
卢鸥同志熟悉情况,经验丰富,在干警中也有威信。
现在让他回来,是稳定局面、尽快破案的最有效途径!我以政法委的名义,支持李书记的提议!”)
两人一唱一和,配合默契,试图将会议的节奏引向为他们自己人脱罪和反扑的方向。
这时,常务副县长周铁飞轻轻咳嗽了一声,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他之前因为财政局王方平的事被黄政拿捏,态度一直暧昧。
此刻,他斟酌着开口,语气比较委婉:
“李书记和钟书记的担忧,不无道理。稳定确实重要。不过……”
他话锋微妙地一转:“卢鸥同志是否复职,需要综合考虑。毕竟,之前主东镇乃至全县存在的治安问题,以及针对县领导的恶性事件,卢鸥同志作为公安局长,确实负有不可推卸的领导责任。这一点,也是客观事实。”
他这话看似两边都不得罪,但实际上点出了卢鸥的问题,隐隐偏向于黄政这边,至少没有附和为卢鸥翻案的提议。
城关镇党委书记杨志群闻言,粗声粗气地开口了,带着明显的火药味:
(“周县长,你这话我就不爱听了!什么叫负有责任?下面的人办事不力,还能全怪到局长头上?
现在最重要的是解决问题!我看李书记和钟书记的建议就很好!
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别让一些不懂行的人瞎指挥,把局面搞得越来越糟!”)
他这话含沙射影,直指黄政和郑大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仕途沉浮之借势破局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仕途沉浮之借势破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