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帆界一役,墨老化身“无相”被当众揭穿并净化,其散播的扭曲理念在铁一般的事实与星源殿引导的舆论反攻下,迅速冰消瓦解。平衡之网经历了一场理念层面的风暴洗礼,非但没有崩坏,反而因清除了内部的思想毒瘤,变得更加纯粹与坚韧。万界生灵对星源殿的信任,对平衡之道的认同,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
然而,李默却并未沉浸在这胜利的喜悦中太久。无相的存在,以及其背后那古老意志展现出的、对法则本质的深刻理解和利用,给他敲响了警钟。对方不再仅仅是力量磅礴的毁灭巨兽,更是精通人心、善于利用规则漏洞的狡诈猎手。仅仅依靠定星盘和现有的力量层次,或许能抵御一时,但想要真正终结这场跨越纪元的纷争,守护住这来之不易的平衡,他必须变得更强,必须对“平衡”本身,有更本源的理解。
星源殿深处,李默开启了闭关。这一次,他并非要汲取更多的能量,或是修炼某种惊天动地的神通。他将定星盘置于身前,却并未催动,只是让其作为沟通混沌本源的桥梁。他自己则盘膝而坐,心神彻底沉入体内,追溯着那与混沌星核同源的力量根源。
他回顾着自己一路走来的历程:从最初在碎星海懵懂地接触道种,到历经各界,领悟光暗风雷等本源真意,再到源初之地见证光暗起源,修复混沌之核,直至最后,与那古老意志隔空交锋,乃至在千帆界进行理念之战……所有的经历,所有的感悟,如同百川归海,在他心间流淌、碰撞、融合。
他不再刻意区分光与暗,不再执着于维持某种外在的均势。他开始思考,在光与暗分离之前,在那片源初混沌之中,维系一切的“力”究竟是什么?不是秩序,不是包容,不是任何一种具象的法则,而是一种更加原始、更加根本的……“存在”本身的张力,是阴阳未判、清浊未分时,那种蕴含了无限可能性的“静默的动势”。
他想到了无相的力量,那种空洞的、模拟一切的“无”。那并非真正的虚无,而是一种被扭曲的、失去了内在生命张力的“死寂平衡”。真正的平衡,应该是充满生机的,是内在矛盾不断运动、转化、最终达成动态和谐的“活”的状态。
他的意识,顺着定星盘的指引,再次“沉入”了源初之地。但这一次,他并非以实体或意念投影前往,而是以一种更加本质的“共鸣”状态,与那片混沌,与那颗混沌之核,进行着最深层次的交流。
他“看”到的不再是混沌色的涡流,而是构成那涡流的、无数最细微的、不断生灭的“法则弦线”。光与暗的弦线交织、碰撞、分离、再融合,风雷水火土等本源弦线穿插其间,构成了一幅无比繁复、却又蕴含着至简道理的宇宙图谱。
他尝试着,不再通过定星盘去“调动”这些弦线,而是让自己的意志,自己的存在频率,去“契合”这片混沌最基础的脉动。他放空心神,不再去想如何防御,如何攻击,如何平衡,只是纯粹地去“感受”,去“融入”。
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过程。稍有不慎,他的自我意识就可能被这片原始的混沌同化,彻底消散。但他对平衡的执着信念,对伙伴、对万界生灵的守护之念,如同一盏不灭的明灯,牢牢锚定着他的核心意识,指引着他在混沌的海洋中不至于迷失。
不知过去了多久,也许是一瞬,也许是永恒。
在李默的感知中,那无数纷杂的法则弦线逐渐“慢”了下来,它们的运动轨迹变得清晰可辨,彼此之间的联系也愈发分明。最终,所有的弦线仿佛都消失了,或者说,它们融为了一体,化作了一片无光无暗、无始无终、却又蕴含着一切可能的——“太初之境”。
在这里,没有分别,没有对立,只有最纯粹的“存在”本身。而维系这“存在”的,是一种无法用言语形容的、温和而磅礴的“心念之力”。这并非情绪,而是更高于情绪的一种本源意志,是宇宙得以从无到有、从混沌到有序的最初动力。
李默的意志,终于触碰到了这丝“太初心念”。
刹那间,仿佛宇宙初开的第一缕光在他灵魂深处点亮!并非实际的光明,而是一种彻悟的辉光!
他明白了。
平衡的真谛,不在于维持表面的均势,不在于调和光暗的冲突,而在于回归到那种孕育万物的“太初心念”!以自身意志,共鸣太初,便能从根源处影响法则的流转,赋予“存在”以正向的张力,让毁灭与创造、秩序与混沌,在其应有的轨道上自然运行。
他的“道”,不再是“执掌平衡”,而是“心照太初,身化平衡”!
嗡——
星源殿深处,李默闭关之所,没有惊天动地的能量爆发,反而陷入了一种绝对的“静”。但这种静,并非死寂,而是一种蕴含了无穷生机与可能的“动之静”。他周身的气息彻底内敛,仿佛与周围的时空融为了一体,若不刻意感知,几乎察觉不到他的存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修仙界成最强打工人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穿越修仙界成最强打工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