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硕大的果实未被食用,君子得到车舆,小人剥落房屋。
含义: 剥落至极,仅存珍贵成果(硕果不食)。君子能保全这些成果,获得支持(得舆),而小人则彻底失去庇护(剥庐)。象征衰败中仍有残留的生机,智者能善用,愚者则消亡。
上九故事:
寒冬,终于裹挟着凛冽的风雪,降临在垣部族伤痕累累的土地上。
城池仿佛一头蛰伏的、疲惫不堪的巨兽,在白雪覆盖下沉默。破损的城墙缺口用巨木和夯土暂时堵着,像粗糙缝合的伤口。街道上行人稀少,即便偶尔有人走过,也是步履匆匆,厚重的冬衣难掩面黄肌瘦的窘迫。
存粮,在严格的配给制度下,依旧一天天减少。那场几乎耗尽部族元气的大战,以及霉变的种子所带来的绝望,像冰冷的枷锁,铐在每个人的心头。饥饿和寒冷,是比狼族更磨人的敌人。
垣站在窗前,望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他的私库几乎空了,那些曾经璀璨的金玉珠贝,大部分都已化作粮食、药材、武器和与邻族交好的礼物。他现在真正理解了“硕果不食”的含义——不是不想吃,而是不能吃,不敢吃。部族经历大剥落,如同被狂风暴雨洗劫过的果园,如今侥幸残存于枝头的,是最后、也是最珍贵的果实:核心的、忠诚的族众;这片世代栖息、未曾丢失的土地;以及,在绝境中重新建立起来,并因他打开私库、公平赏罚而略有回升的信誉。
这些,就是部族能否活下去,能否重新站起来的“硕果”。必须小心翼翼地呵护,用在最关键的地方。
“少主,各坊的管事都已到齐。”谷雨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但也有一份坚定。这位老臣,仿佛也在这一连串的磨难中,被淬炼得更加坚韧。
议事的地点,改在了一座宽敞但陈旧的祖祠里。这里没有议事厅的华美,却多了一份肃穆与厚重。垣走进来时,所有人都站了起来。他们的目光复杂,有期待,有忧虑,也有审视。
垣没有绕弯子,直接走到了铺着简陋地图的木案前。
“这个冬天很难熬。”他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但我们活下来了。活下来,就不是为了等死。”
他指向地图上标注的几处区域:“开春之后,我们要做三件事。”
“第一,兴修水利。不是修补,是重建。召集所有懂得水利的工匠和劳力,由谷雨叔统筹。我们要挖新的主渠,连通活水,加固所有河堤。地窖的悲剧,绝不能重演。”
“第二,奖励农耕。所有节省下来的粮食,优先供给愿意开垦新田、精耕细作的农户。工师坊要全力打造和修复农具。我们从山外部落换来的耐寒种子,要分发给最有经验的老农试种。”
“第三,整顿内部。”垣的目光扫过在场的一些人,其中几个下意识地低下了头,“清查所有账目,核实现有物资。有功者,虽仇必赏;有过者,虽亲必罚。部族再也经不起任何蛀蚀。”
命令清晰而强硬。有人振奋,有人沉默,也有人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
君子得舆
寒冬尚未过去,第一缕“得舆”的春风,却意外地吹来了。
那是一个雪后初霁的午后,一列车队碾着冰雪,驶到了城下。车队规模不大,但护卫精悍,车辆虽显风尘,却用料扎实。
为首之人是一名中年文士,自称“胥”,来自南方一个以商贸和技艺闻名的小邦。他递上的名帖里,夹着一小块质地奇特的麻布,比垣部族自己织造的更加细密坚韧。
胥被引见到垣面前,他恭敬行礼,开门见山:“久闻垣少主于大剥落中,能力挽狂澜,守正不阿,有序重整,令人敬佩。我主特命在下前来,愿与贵部族交好。”
垣心中警惕,面上却不露声色:“贵主美意,垣心领。只是我部族新遭大难,百废待兴,恐怕拿不出什么像样的东西与贵邦交易。”
胥笑了,笑容温和而真诚:“少主过谦。我主看重的,并非金银珠玉。我们听闻,少主麾下仍有忠于职守的工匠,部族土地并未丢失,且少主一诺千金,信誉卓着。此三者,便是无价之宝。”
他指了指名帖中的麻布样本:“我邦愿以百架新式纺车、五十车优质麻料、以及三名精通纺织之技的匠人,换取在贵部族境内设立货栈、公平交易之权。此外,听闻贵部族欲兴水利,我邦可提供更耐久的夯筑技法图谱。”
垣怔住了。这不是施舍,而是平等的、基于长远利益的交换。对方看中的,正是部族历经劫难后仅存的“硕果”——人、地、信。而这些贤能之士(君子)的到来,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资(车舆),更是技术和新的希望。
他没有犹豫太久。
“好!我垣部族,愿与贵邦永结盟好!”
胥的到来,像一块投入死水的石头,激起了层层涟漪。很快,又有零星的消息传来:曾经游历在外、听闻部族变故的一些本族匠人,带着工具和手艺回来了;附近一些小部落的流民,听说垣部族首领公正,也拖家带口前来投靠;甚至有两个在父亲晚年因不满腐败而离去的低阶官员,也重新出现在了祖祠外,请求觐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这本易经超有料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这本易经超有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