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春天仿佛被催开的千斛胭脂,馥郁的花香裹挟着暖融融的风,漫过朱雀大街,涌进皇家玄甲坊。坊内昼夜灯火通明,此起彼伏的敲打声、器械运转声交织成独特的韵律。李长安身着粗布短打,手持游标卡尺,俯身专注地丈量着即将送往百花宴的微型水力舂米机。烛火摇曳,铜质齿轮在光影中泛着温润的光泽,每一道齿纹都经过精心打磨,在他指尖流转,仿佛蕴藏着改天换地的力量。这台缩小十数倍的精巧器械,不仅凝聚着工坊匠人的智慧,更暗含 “民以食为天” 的治国之道,是他为这场盛宴献上的呕心沥血之作。
“长安哥,礼部送来百花宴的座次图了!” 小桃急匆匆地跑进来,鬓角还沾着细碎的木屑,气喘吁吁地递上卷轴。李长安接过图纸缓缓展开,目光在密密麻麻的名字中扫过,最终定格在 “李长安 —— 御座东侧第三席” 的标注上。他的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案头那枚从河西带回的青铜钥匙,冰凉的触感让他心中警铃大作。五姓七望虽已失势,但荥阳郑氏的旁支郑文也在受邀之列,这场看似荣耀的盛宴,实则暗潮汹涌,是扬名立万的契机,更是五姓七望残余势力伺机反扑的陷阱。
三日后,大明宫太液池畔宛如人间仙境。百花争奇斗艳,白牡丹似云堆雪砌,红芍药如烈焰燃烧,粉蔷薇若绮罗叠翠,织就一幅绚丽无双的锦缎,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随着涟漪轻轻晃动。李长安身着崭新的绯色官袍,腰悬玉带,随一众朝臣步入宴席。他目光一扫,便与坐在末席的郑文撞了个正着。只见郑文摇着折扇,嘴角勾起一抹轻蔑的笑,扇面上 “恃才傲物” 四个狂草大字龙飞凤舞,墨色浓得仿佛要滴下来,刺得人眼生疼。
“李卿,快让朕瞧瞧你的宝贝!” 李世民身着明黄龙袍,腰间系着镶嵌东珠的玉带,头戴十二旒冕冠,端坐在御座上,兴致勃勃地朝李长安招手,眼中满是期待。李长安恭敬地行了大礼,示意工匠抬上雕花描金的木匣。随着机关 “咔嗒” 轻响,木匣缓缓开启,微型水力舂米机展露真容。在众人的注视下,潺潺水流注入竹筒,随着杠杆原理启动,木杵有节奏地落下、舂起,动作一气呵成。满座顿时响起此起彼伏的惊叹声,高阳公主更是激动地拍着手跳起来,鹅黄襦裙上的金线刺绣随着动作闪闪发光:“有趣!有趣!比杂耍班子的玩意儿精彩百倍!”
就在这时,郑文突然 “嚯” 地起身,宽大的衣摆扫落案上的酒盏,美酒泼洒在地,酒香四溢。他嗤笑着指着机器,眼中满是嘲讽:“陛下,此等奇技淫巧,不过是匠人卖弄罢了!” 他环顾四周,提高声调,“我观李长安醉心机巧,怕是荒废了治国安邦的学问!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话音未落,席中世家子弟纷纷附和,窃窃私语声如同潮水般涌来,质疑声、嘲笑声交织在一起。
李长安神色镇定,不慌不忙地从袖中取出一卷泛黄的《水部式》残卷:“郑大人可知,贞观年间便有官府推广筒车灌溉?” 他缓缓展开图纸,字字铿锵,“此微型舂米机的原理,正是源于先皇利民之策,旨在造福百姓,提高农产。” 说罢,他又呈上一本装订整齐的账册,封皮上 “惠民记录” 四个大字苍劲有力,“工坊每制十台器械,便会捐三台予穷困州县,助力农桑。”
李世民接过账册,一页页仔细翻阅,脸上的笑意越来越浓。“李卿既有巧思,又存仁心,当赏!” 他大笔一挥,即刻命人取来金匾,“利民奇匠” 四个鎏金大字熠熠生辉。皇后则微笑着摘下手腕上的东珠手链,亲手赐予李长安:“百花宴后,本宫想请你为公主设计些闺房物件,想必你定能不负所托。”
宴至半酣,丝竹之声渐歇。李长安退至太液池边透气,晚风轻拂,带着花香与池水的凉意。就在这时,他瞥见郑文与吐蕃使者禄东赞的随从躲在假山后交头接耳,神情鬼鬼祟祟。两人见到他,神色骤变,眼中闪过一丝慌乱,匆匆作别离去。水面倒映着李长安凝重的面容,涟漪荡开,仿佛他此刻不平静的内心。他深知,这场表面风光无限的盛宴下,五姓七望与吐蕃的勾结仍未斩断,而自己必须赶在阴谋浮出水面之前,握紧手中的筹码,守护大唐的安宁与工坊的未来。
喜欢大唐长安秘物栈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唐长安秘物栈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