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正是将“吃敌人的粮、用敌人的物、打敌人的仗”的战术发挥到了极致。
而就在赶来的日寇,还在为眼前惨状震惊不已时,已在预定集合点汇合的后勇团,又在王风的指挥下,以雷霆之势消灭了一支孤立游荡的日寇小队。
如同之前袭击补给站一般,再次洗劫一空,吞得连渣都不剩。
随后连续两日,后勇团宛如一头狂怒的猛兽,在群山间四处出击,撕咬日寇队伍,却又诡谲机敏,每次都能在敌军合围前悄然脱身。
一时之间,消息如野火般蔓延开来,各路势力纷纷获悉,在沁河东岸出现了一支由国军溃散士兵集结而成的队伍,人数虽少,却屡次成功伏击日军,令其后方陷入混乱,不得安宁。
“后勇团”、“武风”,这两个名字如同疾风般迅速传入各方耳中……
……
荒废的村落满目萧瑟,村民早已四散逃难,杳无踪迹。
在这战火纷飞的年代,最受苦的始终是平民百姓,颠沛流离,朝不保夕,性命如尘土般微贱。
上百顶深灰色军帐矗立于村中空旷之地,整齐列布。
来往穿行者皆为头戴徽章的国军将士。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日寇重重封锁的沁河东岸,竟还存有如此规模的军事据点。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整个营地笼罩着一层沉闷气息,进进出出的士兵,也无中央军那般威武挺拔,反而衣着破旧,形色疲惫。
两名鬓发斑白的老者身着军服,穿戴齐整,虽年事已高,但眼神炯炯有神。
二人正在低语,语气平稳从容,尽显老将风范。
一人问道:“子俊,近来可曾听闻什么风声?”
另一人答道:“略有耳闻。说起来,似乎还与勉之你有些渊源——那后勇团的武风,据说就是将溃兵重新集结、奋起抗敌的将领,竟是勉之你的亲弟?
可我怎么从未听你提及此事?”
武勉之淡然一笑:“家中琐事罢了,故未多言。”
“难道真有这样一位胞弟?”
“若有人能独力撑起危局,收拢残部,重整旗鼓,深入敌后与日军周旋作战,这般英雄人物愿认我武勉之为兄,我又岂会拒绝?”
柳子俊闻言大笑:“明白了,明白了,原以为只是借名造势之辈。”
“不。”
武勉之正色道,“从今日起,这位武风兄弟,便是我武某素未谋面的亲弟弟。”
“军座莫非是担心那些心怀叵测之人日后清算,给这位武风兄弟扣上假传军令、私用职权的罪名?”
武勉之道:“行事谨慎方能长久。如此良将若因小人陷害而倒下,岂不令人痛心?
对了,子俊,可曾联络上那位八路军的王团长?”
柳子俊答道:尚未取得联系。
不过从近日日军方面传出的情报来看,这位八路军王团长实非常人。
日军费尽心思设下的包围网毫无成效,竟被他一举突破。
先是率部东渡沁河,跳出封锁圈;待敌军仓促反应,主力渡河追击之际,他又悄然指挥八路军主力西渡沁河,再次将日军远远甩在身后。
此人用兵极为果决,即便身处重围,仍能在夹缝中求存,更频频主动出击,袭扰敌军。
了不起,实在了不起!
若论年轻一辈,眼下声名鹊起的军座胞弟武风,或许唯有他才堪与之并论。
武勉之肃然道:“如此忠勇之将,舍生忘死,我武勉之由衷敬佩。命令情报部门加快行动,务必尽快与八路军取得联络。另外,子俊,我们该出手了。此次日军扫荡来势凶猛,即便我们按兵不动,也难逃波及。不如联合八路军展开反扫荡,彻底粉碎其阴谋。”
“可是……军座,长官部已有明令,命我部固守待命。倘若形势危急,建议我们将部队化整为零,效仿八路军打游击战,以保存实力。”
那位须发斑白的老将军闻言,眼中骤然燃起怒火。
他右手紧握腰间配枪,目光如炬地望向远方,声音低沉却坚定:“仗打到这般地步,我们都该死,长官部的人更该死!还听他们的命令?晋南会战的惨痛教训就在眼前,血迹未干!我们与八路军同属国军序列,乃并肩作战的友军,唇亡齿寒的道理,他们难道不懂?至于分散兵力?不行!一旦分兵,再想聚拢便千难万难!”
子俊,我等身为军人,纵使前方是刀山火海,也绝不能有丝毫退却。
退一步,失的是万里河山;退一步,亡的是千家百姓。
我意已定,即刻拟定突袭东南方日寇扫荡部队的作战方案,秘密策应八路军岳南反扫荡行动。
武勉之言罢,挥袖转身离去。
柳子俊凝视着那双目赤红、决然远去的背影,眼中亦渐渐燃起坚毅之光,朗声答道:“遵命!”
……
“三哥,情报已确认,西岸战况顺利,政委、老团长与十七团团长协同作战,歼灭大批日军,眼下敌军主力已被调动西进,他们正计划再次东渡沁河,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王风点头道:“好!时不待我,看来我们两支部队也该会师了。”
当后勇团整装集结时,李家胜等人内心不禁感慨万千。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短短数日之间,他们个人的命运,乃至整个后勇团的走向,竟因王风的出现而彻底扭转。
从最初的无名坡伏击战,到凹地奇袭日军侦察小队,这一路征战不断,后勇团胜仗频传,斩杀日寇数目激增,全军士气也随之日益高涨。
一路拼杀至今,谁能想到,这支队伍非但未被削弱,反而越战越强。
正如团长王风早前预料,随着后勇团声威远播,各地溃兵闻风来投者络绎不绝。
几轮突袭与突围之后,后勇团兵力不仅未减,更一举突破千人之众。
更值得称道的是,队伍中老兵的比例也在稳步上升。
这不得不归因于战争的残酷本质——它如同一张大筛,无情地滤去弱者与怯懦之人。
每经历一次战斗,阵亡者多为初上战场、毫无经验的新附溃兵,而真正经得起战火淬炼的老兵,则逐渐留存下来。
喜欢抗战:从傻子兵到亮剑战神!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抗战:从傻子兵到亮剑战神!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