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青溟界的立夏携着蓬勃的暖意,西漠的归真稻田已褪去雪白的花衣,换上了青涩的新装。稻穗初成,沉甸甸地垂着,像一串串碧玉雕琢的珠子,灵脉气滋养的谷粒泛着翡翠光泽,混沌气浸润的带着琥珀纹路,风过时,穗间碰撞发出“沙沙”的轻响,藏着谷粒灌浆的细微“咕嘟”声,像无数个小生命在悄悄生长。云渊站在田埂上,望着阿禾用“测粒尺”丈量谷粒的大小,少年的指尖划过穗尖,动作轻柔得像触碰易碎的梦。
“先生您看这谷粒!”阿禾举着尺跑过来,掌心托着几粒刚脱落的谷粒,阳光透过谷壳,能看到里面流动的金绿浆液,“苏先生说这是‘灌浆鸣’,灵脉与混沌气在里面转得欢,每过一个时辰就胀一分——比去年的初粒结实多了!”
云渊接过谷粒,指尖轻捏,能感觉到外壳下柔软却充满韧性的果肉,浆液在壳内轻轻晃动,像揣着一团跳动的生机。“不是结实,是它们在使劲长大,”他望着远处渠边翻滚的绿浪,新抽的稻穗在风中轻轻摇摆,像一群踮脚张望的孩子,“去年此时,我们总怕谷粒灌浆不足,夜里提着灯来照,今年它们自己就攒着劲——就像当年在共生林,灵果从青涩到饱满,从不是催出来的,是熬出来的。”
柳知意提着竹篮在垄间穿行,篮里装着“壮粒浆”,是用灵脉泉的活水熬的混沌蜜,琥珀色的浆体里浮着金绿的星点。她用细针管将浆液注入谷壳较薄的穗粒中,动作精准得像绣花,针尖刺破外壳的瞬间,能看到浆液迅速与内里的汁水相融。“南沼的族人说,立夏补这浆,粒能胀得满,”她对正在检查穗形的妇人说,指尖拂过穗颈时,能感觉到里面输送养分的脉络在轻轻搏动,“你看这补过的谷粒,转眼就鼓了些,像饿极了的孩子喝饱了奶。”
云丫挎着小竹篓,里面装着“防蛀球”,是用醒神草和混沌树脂做的褐色小球,散发着辛辣的香气。小姑娘踮着脚,把小球系在穗密的稻秆上,每系一个就对着穗子说句悄悄话,辫梢的红绳随着动作扫过谷粒,带起一阵细碎的痒。“石大叔说这球是‘混沌捏的拳头’,”她举着小球给云渊看,鼻尖沾着点草屑,“虫儿闻着就怕,还能让谷粒长得硬实——就像他打铁时,淬过火的铁,啥都啃不动!”
石猛推着独轮车送来“承穗架”,车斗里的木架泛着浅褐,是用灵脉木和凡铁条搭的,架面呈弧形,刚好能托住下垂的稻穗。他把架子往穗重的地方一架,入土的支架裹着防腐蚀的混沌漆,发出淡淡的松脂香。“老子这架,比去年的‘托穗竿’稳当十倍!”他拍着架面大笑,震得架上的稻穗都在颤,“灵脉木轻能承力,凡铁条硬能扎根,穗子再沉也压不垮——就像给弯腰的汉子搭个肩,省劲还稳当!”
苏暮雨站在田垄的高台上,手里拿着“测浆仪”,是根空心的细管,能吸出少量浆液,通过颜色判断饱满度。她每测一株就往竹板上画道,绿线浅的是还需灌浆,金线深的是已近饱满,密密麻麻的标记像幅生长的乐谱。“南边那片粒长得最匀,”她放下仪器,用袖子擦了擦额角的汗,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喜悦,“灵脉汁填得实,混沌脂凝得牢,捏着都觉得沉甸甸的——李爷爷说‘立夏见粒,秋收定局’,今年这势头错不了!”
李长老坐在凉棚的竹椅上,膝上摊着今年的《农家共鸣录》,新添的一页画着饱满的谷粒,旁边写着“粒”字。老人用木杖轻轻拨弄着地上的空稻壳,壳上还留着浆液浸润的痕迹。“老夫年轻时总以为‘粒’是长出来的,”他望着田里渐趋饱满的稻穗,木杖头的谷粒标本在阳光下泛着光,“现在才明白,粒是熬出来的。你看这粒,从花落到灌浆,经了多少日头风雨,才轮到此刻沉甸甸的——就像人活一辈子,哪有轻轻松松就圆满的。”
正午的日头烈得像团火,石猛用新收的豌豆和今年的新麦煮了“粒香粥”,灵脉山的笋丁、混沌谷的肉末,还有刚剥的虾仁,在粥里翻滚出金绿相间的浪。“老子这粥,得用‘三沸三搅’法煮,”他给每个人盛粥时,粗瓷碗碰撞发出“叮叮”的响,“灵脉火沸底,混沌泉调稠,最后用凡火慢煨,搅得越匀越香——比当年在雷霆狱喝的糙米粥鲜百倍!”
阿禾捧着粥碗,看着碗里浮沉的谷粒,突然想起去年此时的焦虑。那时他总怕谷粒灌浆时遇着干热风,天天缠着苏暮雨问东问西,石猛见了,没笑他,反倒教他看云识天气,说哪样的云会带雨,哪样的云只会晒人。“石大叔,您说这谷粒会不会记着我们给它们搭的架子?”少年的声音里带着羞赧,指尖在碗沿画着圈,粥的热气模糊了他的眉眼。
石猛闻言,粗粝的手掌在阿禾肩上拍得“砰砰”响:“咋不记着!它们比谁都懂知恩图报!”他指着田垄中央最壮的一丛稻穗,“你看那丛,去年遭了虫灾,是你蹲在田里捉了半宿虫,今年长得最欢实——这叫‘地有灵性,粒有良心’,比那些背信弃义的家伙靠谱多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幽溟纪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幽溟纪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