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看仔细了。” 他的灵识化作道柔和的光,轻轻笼罩住孩子们,“真正的守护,不是挥拳相向。”
光芒触及镇魂符的瞬间,符纸上的血色符文突然扭曲,发出凄厉的尖叫。慈航道人没有强行破除符咒,而是将孩子们心中的信念 —— 对先生的信任,对家乡的思念,对未来的期盼 —— 凝聚成把无形的钥匙,顺着符文的纹路缓缓注入。那些被篡改的符箓在接触到纯粹信念的刹那,竟如冰雪消融,露出原本 “守护” 的符文印记。
“怎…… 怎么可能?” 申公豹连连后退,道袍下的尾巴露了半截 —— 原来他早已被魔气侵蚀,半人半妖,“天尊的符怎么会……”
“因为这符本就不是用来害人的。” 慈航道人的声音直接传入他的识海,像钟磬在空谷中回响,“是你被心魔吞噬,才将守护变成了屠戮。”
申公豹突然抱头惨叫,体内的魔气与符咒的灵力剧烈冲撞,让他在人妖形态间反复切换。地牢的石壁开始剥落,露出里面用孩童鲜血绘制的大型阵法,阵眼处赫然是块刻着 “阐教” 二字的玉佩,正是当年南极仙翁的随身之物。
“师父,这是……” 清风的灵体指向玉佩,眼中满是震惊。
“是借阐教之名,行魔事之实。” 慈航道人的灵识已穿透阵法,看到太庙中的司母戊鼎。鼎身的裂痕正在扩大,劫气中浮现出无数张人脸 —— 有被冤杀的忠良,有战死的士兵,有饿死的百姓,还有几个熟悉的身影,是当年被南极仙翁当作祭品的小道童。
“明日卯时,血祭九鼎!” 纣王的声音在地牢外响起,带着令人齿冷的兴奋,“让天下人看看,反抗寡人的下场!”
孩子们的歌声突然停了。阿禾将鹅卵石塞进同伴手中,自己则悄悄摸到墙角的碎石,眼中闪过决绝的光:“等会儿我引开守卫,你们从通风口逃,往南跑,那里有西岐的军队。”
“那你呢?” 女孩抓住他的胳膊,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阿禾笑了笑,露出缺了颗门牙的豁口:“我要给先生吹完那首《望舒谣》。” 他捡起地上的竹笛碎片,笨拙地拼凑着,“先生说过,约定好的事,不能反悔。”
慈航道人的灵识突然感受到股强大的力量。不是仙力,不是魔气,而是三十多个孩子的信念凝聚成的光,这光顺着地牢的通风口飘向太庙,落在司母戊鼎的裂痕上,竟让那灰紫色的劫气如潮水般退去。
“原来如此……” 他在心中轻叹。九鼎承的是国运,聚的是民心。当民心离散,怨气滋生,再坚固的青铜也会开裂;而当信念汇聚,哪怕只是些孩童的微光,也能修补天地的裂痕。
次日卯时,太庙前的广场上铺满了干草。纣王高坐观礼台,妲己依偎在他身边,申公豹手持法器,正准备将孩子们押上祭台。司母戊鼎在晨光中泛着冷光,鼎身的裂痕已扩大到能塞进手指,饕餮纹的眼睛里渗出暗红色的液体,像在流泪。
“时辰到!” 申公豹的声音尖厉刺耳,“祭鼎!”
就在孩子们被推上祭台的刹那,望舒城的方向突然传来悠扬的笛声。那笛声穿透朝歌的城墙,越过层层守卫,精准地落在太庙上空,竟是完整版的《望舒谣》。紧接着,西岐药田的方向响起歌声,东海的渔民唱起渔歌,渭水的农妇哼起童谣 —— 九州大地的声音汇聚成股洪流,撞向太庙的九鼎。
“怎么回事?” 纣王猛地站起,金冠歪斜,“哪来的杂音?”
司母戊鼎突然发出震天的轰鸣。鼎身的裂痕中喷出金色的光芒,将申公豹的魔气震得溃散。阿禾趁机挣脱守卫,捡起地上的竹笛碎片,对着鼎身吹奏起来。尽管不成调,却让那金色光芒愈发炽烈,照亮了每个孩子的脸。
“是先生!” 个孩子突然指向天空,那里的星辰格外明亮,星光中隐约能看到朵巨大的莲花,“先生听到我们了!”
孩子们纷纷挣脱束缚,张开双臂迎向星光。申公豹想上前阻拦,却被金光弹飞,道袍撕裂处露出毛茸茸的狐尾,引得观礼台一片哗然。纣王惊恐地后退,撞翻了案上的祭品,其中盘烤得焦黑的肉滚落在地,赫然是只孩童的手骨。
“逆贼!” 有老臣突然高呼,“大王竟用孩童肉祭天,是要断我殷商的根基啊!”
群情激愤的声音如潮水般涌向观礼台。士兵们纷纷扔下武器,百姓们冲进太庙,将九鼎围住 —— 他们或许不懂什么是劫气,却知道这九鼎是国家的根,是百姓的魂,绝不能被污秽玷污。
慈航道人的灵识与星辰中的莲花印记相呼应。他看到司母戊鼎的裂痕在金光中缓缓愈合,灰紫色的劫气被百姓的信念净化,化作无数颗莲子落入大地。他看到阿禾将鹅卵石放在鼎耳上,石面上的莲花与鼎身的饕餮纹渐渐融合,形成个全新的图腾 —— 既有着青铜的威严,又带着莲花的温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从慈航到观音:悲智成佛路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从慈航到观音:悲智成佛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