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府一行大家都不满意,洪承畴想通了某些事,孔胤植也想通了某些事,看来这所谓神兵真的不待见我们孔家,等以后再派人前去联络再说吧,他们孔家千古以来的法门就是低眉顺眼迎合当权者,苟延残喘至今必然使出牛皮糖战术,不与朝廷作对,任何时候保持绥靖才是王道,至于什么民族大义,家国天下,百姓困苦,他们才不在乎呢,皇帝谁做都一样,都需要他们的支持。
常州宜兴县,在家闲居的原阁老周延儒自从京城无功而返后,就反复琢磨自己哪点错了,思来想去还是觉得问题出在送的东西上,不该硬吹牛,从目前打探来的消息看,这些市面上见不到的稀罕物件应该都和沸沸扬扬的神兵有关,皇帝肯定和他们早有联络,见识过稀罕物件,自己脑子一冲动说谎,有欺君之过,都是那个该死的周成,导致功败垂成,感觉现在想要复出难上加难。
前日复社张溥忽然来找他,说吏部员外郎吴昌时有消息传来,如今朝政被外来人掌握,内阁暗弱无力,诸多君子遭贬,还有些被胁迫学习奇技淫巧,将孔孟大道置之不顾,他们东林既然以天下为己任,觉得该协助皇帝整顿朝纲,拨乱反正,故特来找老师商量,周延儒在做内阁首辅之时对东林和这个复社并无太多好感,觉得他们结党论政有些犯忌,只是都是同朝同乡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今便宜学生,原翰林院庶吉士张溥找上门来,要他复出,并说已经为他准备好了,只要他点头就可以发动,周延儒只是摇头,这张溥他是清楚的,摇唇鼓舌无人能出其右,未中举人前即做过冲击衙门纵火烧城之类的惊天大事,政治上极度狂热,总是梦想着一步登天,广收门徒,手下有大量追随者,若是被朝廷侦知自己结党营私,必然落不了好,尤其听说新任阁老洪承畴马上就要到南京,这个时候自己与复社勾连,是在自讨苦吃,所以一口拒绝了张溥。
哪知道这张溥毫无归去之意,反倒借机住下了,周延儒不知道的是,他把已有夫家的美女强行纳入府中之事都被张溥掌握,虽然豪强贵族强抢美女不是什么大罪,可这种事要是传扬出去,他这个状元出身,道德模范,学界领袖级人物的名声就必然毁了,从此就会在士林抬不起头,别说入阁,就是做普通官员都无从说起,而这个张溥又是个演说高手,手段和影响力不是一般的大,所以当张溥第二次来拜见,隐约提到此女之时,周延儒就知道自己完了,把柄被这个疯子抓住了,不管自己内心如何厌恶这个人,今后恐怕真要听他指挥了,历史事实也的确如此,周延儒这个官场老手被复社天皇巨星将了一军,无奈应承复出,在张溥几十万两募集银子的操作下,顺利成为大明首辅,并在张溥的指点下启用了一大批东林骨干,可惜于事无补,大明此时已病入膏肓,一帮书生印证了一句空谈误国的老话,而这个张溥下场也很惨,复出后周延儒对于张溥挟持自己怀恨在心,暗里唆使吴昌时下毒,一次张溥与吴昌时等人喝酒论事后,返回太仓老家,当夜毒发腹痛难忍,一命归西,时年四十岁,也算是自作孽不可活的典型。
这次也和历史上一样,张溥成功控制住周延儒,回到太仓,召集复社骨干即刻发动,妄图推动内阁变动,一切都在按历史轨迹在运行,只是这一次插入了神兵卫这样一个超级变数,能不能成功,其实不在朝臣运作,而在神兵的支持与否,说实话对于穿越者来讲,大明朝廷就是天天换首辅都无关紧要,谁也拿他们不敢怎么样,即使上来的是全然反对他们的人,也不怕,有本事尽管放马过来,无非是短时间影响工作进度而已,对于整个穿越者的大计,根本动摇不到,所以高师成等人早知道复社在运作,却无意去阻止,毕竟是一帮手无寸铁的书生,说起来都是当时社会的精英,东林误国也不是他们初衷,都是受限于当时环境认识所致,只要他们没有不知好歹冲上来,穿越者就当没看见一样,任他们去玩家家,让大明统治者自己提高认识才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张溥和张采二人为主的复社,是有若干小社组成的,如云间几社,香山同社,浙西闻社,江北南社,吴门羽朋社,武林读书社等十几个小社,主张“兴复古学,将使异日者务为有用”,任务原先在于揣摩八股,切磋学问,为以后考场做准备,后来渐渐介入政治,欲图改革政治,提高地主商人地位利益,在江南工商业较发达的江南拥有很大的基础。成员都是青年学子,可想而知当时社会能读的起书,并能走上仕宦的基本都是家境殷实的子弟,当然反应的都是地主阶级商人阶级的诉求,所以很符合利益集团的胃口,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因此由东林党把持的明末政策,基本都是对贫民不利,对利益集团有利的东西,导致官逼之民反之,反抗起义不断,掏空了大明财政,大厦倾覆,然后被清军捡便宜,入主中原,形成了半奴隶制半封建制的王朝,使得中华民族科学上止步不前甚至倒退,最后任人宰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明末之天降神兵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明末之天降神兵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