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进了门,新娘子春桃已经穿戴整齐,坐在闺房的炕边,头上盖着大红的盖头,身上穿着绣着龙凤呈祥的红嫁衣,手里攥着一块绣花手帕,微微低着头,肩膀轻轻颤抖着,似乎在哭泣。这是靠山屯的规矩,姑娘家出嫁,要“哭嫁”,哭得越伤心,说明对娘家越有感情,娘家也越有面子。虽然大多是走个形式,但春桃似乎真的舍不得爹娘,眼圈红红的,眼泪顺着脸颊往下淌,浸湿了盖头的边缘。
春桃的爹娘坐在一旁,脸上带着不舍和欣慰,不停地叮嘱着女儿:“到了婆家,要孝顺公婆,好好跟石锁过日子,勤快点,别耍小性子……”春桃一边哭,一边点头,嘴里含糊地应着。
按照规矩,新娘子不能自己走出家门,要由娘家的兄弟背出门,送上花轿,寓意着“脚不沾地”,不带走娘家的一点财气。春桃的哥哥蹲下身,小心翼翼地背起春桃,一步步走出闺房,送上停在门口的花轿。花轿是租来的,装饰得富丽堂皇,红绸缠绕,流苏飘动,轿夫们都是经验丰富的老手,走起路来稳稳当当,不会让新娘子受颠簸。
马骥看着花轿被抬起来,唢呐声再次响起,比刚才更加欢快,迎亲队伍开始往回走。他忍不住对旁边的一个大婶评论道:“这流程设计得挺有仪式感的,就是新娘子好像不太高兴?是不是应该搞点更欢快的环节?比如让新娘子跟大家打个招呼,笑一笑?”
大婶白了他一眼,嗔怪道:“你这读书人,懂啥!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姑娘家出门子,哪有不哭的?哭得越狠,福气越旺!你看春桃哭得多伤心,以后跟石锁准能和和美美,多子多福!”
马骥讪讪地闭上嘴,心里想:“这规矩还真有意思,哭也是福气。”
回到靠山屯时,已经是午时了。石锁家的院子里早已挤满了宾客,有本村的村民,也有外村的亲戚朋友,大家脸上都带着笑容,互相道贺。花轿停在院子中央,按照规矩,要由新郎官亲自掀开轿帘,扶新娘子下轿。石锁走上前,手有些颤抖地掀开轿帘,伸出手,春桃犹豫了一下,将手放在他的手里,被他小心翼翼地扶下花轿。
接下来是拜堂仪式,院子中央摆着一张供桌,上面供奉着天地君亲师的牌位。司仪高声喊道:“一拜天地!”石锁和春桃并肩站好,对着供桌深深鞠躬;“二拜高堂!”石锁的爹娘坐在供桌前的椅子上,脸上笑开了花,接受了新人的跪拜;“夫妻对拜!”新人转过身,对着对方鞠躬,脸上都带着羞涩的笑容。
拜堂完毕,新人被送入洞房,喜宴也正式开始了。院子里摆开了十几桌酒席,桌椅都是从村民家里借来的,虽然样式不一,却被擦拭得干干净净。每桌都摆满了丰盛的菜肴:炖得软烂的猪肉、香气扑鼻的炖鸡、油光锃亮的红烧鱼、清爽可口的凉拌菜,还有一大盆热气腾腾的白菜粉条炖豆腐,都是靠山屯人过年才能吃到的硬菜。
马骥被安排在主桌,和石头爹、村里的几位长辈坐在一起,算是“上宾”。石头爹不停地给马骥夹菜,热情地说:“马先生,尝尝俺们屯里的菜,都是自家种的、自家养的,没那么多讲究,就是实在!”
马骥拿起筷子,尝了一口炖鸡,肉质鲜嫩,汤汁浓郁,带着淡淡的草药香味,比他在临安吃的那些精致菜肴更对胃口。他连连点头:“好吃!太好吃了!石头叔,你们这手艺,比城里的大厨还厉害!”
席间,不断有人来敬酒,大多是石锁的朋友和亲戚,嘴里说着各种吉祥话:“祝石锁和春桃新婚快乐,早生贵子!”“祝你们夫妻和睦,白头偕老!”石锁酒量不错,但架不住人多,几轮下来,脸就红得像关公,走路都有些摇晃了。
马骥酒量一般,却也被热情的村民们劝了好几杯米酒。米酒虽然度数不高,但喝多了也上头,几杯下肚,他就觉得头晕乎乎的,脸上发热,话也多了起来。
酒至半酣,闹洞房的环节终于来了。这是婚礼的高潮,也是最考验新郎新娘和宾客“智慧”与“分寸”的时候。按照靠山屯的规矩,闹洞房要“闹而不越矩”,既要热闹,又不能太过火,主要是图个喜庆,为新人增添福气。
村民们簇拥着石锁和春桃进了洞房,洞房里布置得喜气洋洋,墙上贴着大红的“囍”字,炕上铺着崭新的被褥,摆放着花生、红枣、桂圆、莲子,寓意着“早生贵子”。
大家想出了各种花样来“为难”新人:有人拿来一根线,线上吊着一个苹果,让新郎新娘同吃,两人脸贴着脸,小心翼翼地去咬苹果,引得众人一阵哄笑;有人让石锁背着春桃绕炕走三圈,考验他的体力;还有人让他们当众说几句情话,石锁憨厚,憋了半天,只说出一句“春桃,俺会好好对你的”,就引得众人哈哈大笑。
马骥借着酒劲,也挤在洞房门口看热闹。他看着大家玩得开心,一时脑热,也想贡献个“现代点子”,让场面更热闹。他挤进去,大声说道:“大家别光围着炕转啊!我有个更好玩的!让新郎抱着新娘做十个深蹲!考验考验新郎的体力,这代表着以后他能扛起家庭重担,让新娘子不受委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