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夜将灵草放回原处,脸上依旧没有丝毫波澜。这只是帝道打磨中的一个小进步,距离真正的“臻微”之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接下来的日子,他开始专注于打磨帝道的“细节”。比如,如何让帝道之力的释放更加精准,做到“拈花即可杀人,挥手便能救人”;如何让自身道则与天地法则的契合度更高,达到“一念动而天地应”的境界;如何让道心更加纯粹,做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
他会在石室中演练最基础的拳掌招式,将帝道之力融入每一个动作,力求每一次出拳、每一次挥掌,都能达到“力与道合”的极致;他会闭上眼睛,仅凭神识感知天地间最细微的道则波动,锻炼自己对法则的敏感度;他甚至会刻意制造一些“干扰”——引动石室周围的天地灵气形成乱流,或是让上古帝纹释放出微弱的威压,以此来磨练自己的道心,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绝对的冷静与专注。
有时,他会进入一种“忘我的状态”,不吃不喝,不眠不休,只是沉浸在帝道的打磨中。石室中的灵气被他不断吸收、炼化,石壁上的上古帝纹也因为他的感悟,变得愈发清晰,甚至开始主动与他的帝道产生共鸣,为他提供着源源不断的道则感悟。
外界的岁月流转,对他而言,不过是弹指一瞬。中域的修士换了一批又一批,楚凡已成为中域公认的“副帝”,全权处理帝道阁与中域的大小事务;安宁城已发展成为中域西部最大的城池;甚至有修士从萧夜留下的帝道典籍中领悟,成功突破至准帝境。
但这些消息,都无法动摇萧夜的道心。他如同一位孤独的匠人,专注于打磨自己最珍贵的作品——那便是他自身的帝道。
这一日,萧夜正在演练一套基础的吐纳之法,突然感觉到体内的帝道之力微微一滞。他立刻停下动作,内视己身,发现在帝道之影的指尖,有一丝极其微弱的道则波动,与整体的帝道韵律略有不符。
这是他之前从未察觉的细微瑕疵。
萧夜没有丝毫烦躁,反而眼中闪过一丝兴奋。越是细微的瑕疵,越是难以察觉,也越是打磨帝道的关键。他立刻盘膝坐下,神识高度集中,如同显微镜般,仔细观察着那丝微弱的道则波动。
他发现,这丝波动源自于当年炼化玄老帝道残力时,未能完全融合的一缕“圆润”道则。这缕道则本身并无问题,甚至能让他的帝道更加柔和,但它的运转节奏,与他自身帝道的核心韵律,存在着亿万分之一的偏差。
就是这亿万分之一的偏差,成为了帝道臻微的阻碍。
萧夜深吸一口气,开始着手修正这丝偏差。他调动帝道之力,小心翼翼地调整着那缕道则的运转节奏,如同在调整一座精密仪器的齿轮,差一丝一毫,都可能导致整个帝道的失衡。
这个过程,耗费了他整整三个月的时间。
三个月后,当那缕道则的运转节奏与帝道核心韵律完全契合的瞬间,萧夜的帝道之影猛地爆发出一道璀璨的光芒,随后又迅速内敛,归于平静。但这一次的平静,与以往不同——那是一种“无懈可击”的平静,仿佛他的帝道,已经达到了此界所能达到的极致,再也找不到任何瑕疵。
萧夜缓缓站起身,伸展了一下四肢。没有惊天动地的异象,没有磅礴的气息爆发,只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和谐”——他的身体、他的神魂、他的帝道,与整个天地,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他走到石门前,轻轻推开。
门外的云海依旧流转,阳光洒在他身上,暖洋洋的。他能清晰地感觉到,每一缕阳光的温度,每一丝微风的流动,每一朵云彩的变幻,都与他的帝道息息相关。他不再是“掌控”天地,而是“成为”了天地的一部分。
“帝道臻微,不过如此。”萧夜轻声说道,语气平淡,却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从容。
他抬头望向天空,目光似乎穿透了云层,望向了此界的尽头。那里,是天地法则的边界。
或许,打磨帝道的尽头,便是打破这层边界,去探寻更广阔的世界。
但萧夜并未立刻行动。他知道,修行之路,最忌急躁。如今的他,需要的不是急于突破,而是沉淀——将这十载打磨的感悟,彻底融入自身,让帝道在“臻微”的基础上,达到“永恒”的境界。
他转身回到石室,重新闭上双眼。这一次,他不再刻意打磨,只是静静地感受着帝道的流转,感受着天地的脉动。
道心沉寂,帝道归真。
擎苍峰顶的石室,再次陷入了长久的宁静。唯有石壁上的上古帝纹,依旧散发着柔和的光芒,见证着这位帝者的孤独修行与自我超越。
他的路,还在继续。而这一次,他的目标,是此界之外的,无尽苍穹。
喜欢武破极境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武破极境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