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绿灯]陕北复电
“石窟”陷入了比之前更为沉重的寂静。定策已毕,利剑悬于半空,能否落下,已非“长安小组”自身所能决定。时间在等待中仿佛被拉长,每一秒都伴随着无声的煎熬。
陆明远表面沉静,端坐于桌前,手指无意识地轻叩着桌面,脑海中反复推演着“金石为开”计划的每一个细节,审视着可能出现的任何一丝疏漏。赵致远则显得有些坐立不安,时而起身踱步,时而凝望着那幅《雪山萧寺图》临本,仿佛要从那山寺溪流间看出吴忠友内心最终的答案。雷万山守在通往地面的隐蔽出口处,如同一尊沉默的石像,全身感官却如同最精密的雷达,捕捉着外界任何一丝不寻常的声响。
压力最大的,是江静云。
她守在电台旁,头戴耳机,纤细的手指搭在调谐旋钮上,神情专注如初,但微微抿紧的嘴唇和偶尔快速眨动的眼睫,泄露了她内心的焦灼。她不仅要捕捉那可能随时响起的、来自陕北的呼叫,还要分神监听敌方侦测车的频率动向。徐远舟布下的“壁虎”虽在前次行动中受挫,但绝未远去,它就像一条隐匿在黑暗中的毒蛇,随时可能再次露出獠牙。每一次开机守听,都是一次与危险的擦肩而过。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窗外天色由浓墨般的漆黑,逐渐透出些许深蓝,预示着黎明将至。然而,陕北的复电,依旧杳无音信。
“掌柜的,”雷万山忍不住压低声音开口,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老家’……会不会有别的考虑?或者电波信号……”
陆明远抬起手,制止了他的猜测,声音低沉却不容置疑:“信任‘老家’,保持静默,等待。” 他的目光与江静云交汇,给了她一个坚定而沉稳的眼神。他深知,中央需要时间权衡利弊,吴忠友的身份特殊,策反他不仅关乎西安情报网,更可能直接影响西北战场的布局。这份谨慎,是必要的。
江静云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重新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到耳机中那片沙沙的噪音海洋里,试图从中分辨出那微弱的、代表希望的点划信号。
就在第一缕晨光即将透过伪装缝隙渗入“石窟”的前一刻,江静云的身体猛地绷直了!
“有信号!”她的声音因极度紧张而有些沙哑,但充满了抑制不住的激动。
刹那间,陆明远、赵致远、雷万山三人如同被施了定身法,所有的动作和呼吸都停滞了,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江静云和她那部沉默的电台之上。
江静云的手指在记录本上飞快地舞动,笔下流淌出的,是只有她才能即时解读的密码符号。她的眉头时而紧蹙,时而舒展,整个“石窟”内,只剩下铅笔划过纸面的沙沙声,以及四人几乎清晰可闻的心跳声。
时间再次被拉长。短短几分钟,却仿佛过了几个世纪。
终于,笔尖停止了移动。江静云迅速拿起另一张纸,对照着密码本,开始了同步翻译。她的动作快而精准,每一个译出的汉字,都仿佛带着千钧重量。
译毕,她将那张写有最终电文的纸,双手递给了陆明远。她的手,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陆明远接过电文,目光沉静地扫过纸面。纸上只有寥寥数语,但他看了很久,仿佛要将每一个字都刻进脑海里。
片刻后,他缓缓抬起头,环视着三位屏息凝神的战友。他的脸上,没有任何夸张的表情,但那双一向深邃沉静的眼眸中,此刻却燃起了两簇灼热的火焰,那是决心,是信念得到回应后的无比坚定。
他清了清有些发干的喉咙,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如同金石坠地:
“‘老家’复电。电文如下——”
赵致远不由自主地向前倾身,雷万山握紧了拳头,江静云则下意识地捂住了嘴。
“长安:电悉。金石方案,准。授权尔等相机决断,全力执行。吴之重要性,已悉。其提供之情报,关乎西北战场全局,尤其对粉碎敌‘闪击’图谋,巩固陕北,并为我军未来经略渭北、兵临西安城下,至关重要。望慎之又慎,务求必成。成功之后,按预定‘暗河’通道,护其北上。此间已做好一切接应准备。另,据悉,敌内部清查加剧,行动窗口期极短,务必把握时机。胜利!”
电文读完,“石窟”内陷入了片刻的绝对寂静。
随即,一股汹涌的、难以言喻的激流在四人心中奔腾冲撞!那不是欢呼,而是一种更深沉、更厚重的情感释放。陕北不仅给出了他们期盼已久的“绿灯”,更是指明了吴忠友及其情报的战略价值——直接服务于西北野战军巩固陕北、经略渭北乃至最终解放西安的宏大战役!他们此刻的行动,不再仅仅是西安一地的隐秘斗争,更是与前线将士的冲锋陷阵紧密相连,是棋盘上足以影响战局的一记重手!
“胜利!” 雷万山从喉咙深处发出一声低吼,拳头重重砸在自己摊开的手掌上,满脸的横肉都因激动而微微颤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西安西安古城密档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西安西安古城密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