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荧光沿着卦爻符号的笔画流动,仿佛在为她指引一个未知而凶险的方向。
白桃凝视着这张在黑暗中自发光亮的诡异乐谱,冰冷的手指抚过从“坎”到“乾”的卦象序列,仿佛在触摸一条看不见的路径。
“他们在用音乐走卦……”她低声自语,声音在空旷的祠堂中激起轻微的回响,“坎卦为始,乾卦为终。坎在正北,乾在西北。他们在用声波,沿着一条横贯金陵城西北的轴线,构建一个巨大的声学法阵。下一站……在西北。”
她脑海中迅速铺开金陵舆图,西北方位的标志性建筑一个个闪过。
忽然,一个几乎被遗忘的名字跳了出来——清凉山旧观象台。
那里曾是清代钦天监的观测分支,地势高亢,视野开阔,后在抗战初期遭日军轰炸损毁,如今已是断壁残垣,被伪政府以“军事遗迹”为名列为禁区。
一个废弃的观象台,与声音何干?
但《周易》中,乾为天,观象台正是古人“仰观天象”之地,方位、意象无一不合。
“就是那里。”白桃心中笃定。
次日,一辆喷洒着消毒药水、车身印有“金陵防疫总队”字样的卡车,颠簸着驶向清凉山麓。
车上三人,皆是防疫队员打扮。
白桃一身白褂,戴着厚厚的口罩,眼神沉静。
陆九则化作一名面容沧桑、举止老练的司机。
周砚坐在副驾,怀里抱着一摞伪造的公文,上面赫然盖着伪卫生署的红色印章,声称要对山中废弃建筑群进行灭蚊防疫勘察。
关卡的伪军懒洋洋地瞥了一眼公文,又被陆九递上的一包香烟和几句熟络的黑话打发,不耐烦地挥手放行。
卡车在观象台遗址外围停下。
白桃走下车,从随身携带的医疗箱中取出一支小巧的黑色陶埙。
这埙的形制古朴,内壁却暗藏玄机,填满了由磁石粉与朱砂按特定比例混合的细末。
这是“药王宗”失传已久的“地听术”法器,能感知并记录地脉中异常的声波震动。
她寻了一处土质松软的背阴地,依古法将陶埙小心翼翼地埋入土中,深度恰及一臂。
随后,三人便以防疫为掩护,在周边区域勘测地形,看似在喷洒药水,实则将每一处地势起伏、每一丛植被分布都默记于心。
半个时辰后,白桃回到埋埙之处,将陶埙掘出。
借着稀疏的林间光线,她看到原本完好无损的埙壁上,竟迸裂出数道细如发丝的裂纹。
她将埙口凑到眼前,屏息观察,只见那裂纹的走向蜿蜒曲折,勾勒出的曲线竟与昨夜那张无字谱上的诡异旋律线惊人地吻合!
地气为证,敌人的声波中枢,果然就藏在这片废墟之下。
夜幕降临,陆九如一道黑色的影子,独自潜入观象台废墟。
残破的穹顶下,乱石堆叠,月光洒在冰冷的仪器残骸上,投下狰狞的幢影。
他如狸猫般无声穿行,避开所有可能触发警报的区域,最终在一片被新土覆盖的地面塌陷处停下了脚步。
泥土之下,掩藏着一道厚重的铁门。
他俯下身,一缕微弱的暖风从门缝中渗出,夹杂着一股奇特的味道——淡淡的檀香混合着金属的腐锈气,闻之令人头脑发沉。
他没有贸然行动,而是用一柄薄刃从门边剥取下几片干裂的油漆碎屑,迅速撤离。
回到临时据点,白桃接过漆屑,将其置于一个盛有多种草药的铜鼎中,以文火熏蒸。
这便是“百草熏蒸法”,利用不同药性的蒸汽与待测物反应,从而辨别其隐藏成分。
很快,鼎中升腾起一股奇异的甜腻香气,漆屑表面竟凝结出一层油状的露珠。
“是‘梦余香’。”白桃脸色一凛,道出一种古籍记载的迷魂香的名字,“此香无色无味,混入油漆之中,随暖风挥发,长期吸入可致记忆模糊,神思恍惚。敌人早已在此设下陷阱,任何试图闯入者,都会在不知不觉中被剥夺警惕,进而被植入错误的记忆或指令。”
一个完整的阴谋链条已然浮现:以慢性迷香削弱闯入者的心防,再用声波进行深层洗脑。
三人迅速制定了突入计划。
翌日清晨,陆九再度易容,这次他变成了一名戴着金丝眼镜、神情倨傲的伪政府技术员,手持一份伪造的“气象监测设备紧急检修令”,大摇大摆地出现在铁门前。
守卫核对过他的“证件”和命令上的暗语,虽有疑虑,但在陆九一番专业术语的呵斥下,还是不情愿地打开了铁门。
门后是一条幽深曲折的地下通道。
墙壁出人意料地覆满了厚厚的黑色吸音绒布,将一切脚步声都吞噬殆尽。
通道两侧,每隔十步便悬挂着一口古朴的青铜编钟,钟身泛着幽光,内部隐约可见微型扬声器的轮廓。
周砚趁陆九与守卫交涉的间隙,不动声色地用指甲从一口编钟内壁刮下些许灰尘,藏于指缝。
回到据点后,他立刻将灰尘样本置于显微镜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桃花雪:1937卦变金陵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桃花雪:1937卦变金陵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