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的离卦下,原文“离为火,为日”,旁边竟用更小的字迹加了一行阴险的旁注:“亦可为可控之光,入脑则明。”
陆九发出一声冰冷的嗤笑,眼中是毫不掩饰的鄙夷:“好一个‘影桥计划’。他们要把江湖骗子塑造成救世圣贤,把系统性的洗脑,包装成失落的古老传承。”
消息很快传回了药王堂。
白桃听完周砚的汇报,看着那份被篡改的典籍截图,内心那股被压抑的怒火与刚刚升起的彻骨寒意交织在一起,反而让她变得异常冷静。
“他们既然能改书,就能改人。”她缓缓说道,“我需要知道,现在堂里还有多少人是‘干净’的。”
一个大胆而决绝的计划在她心中成形。她要设一场“真言祭”。
当晚,药王堂灯火通明。
所有核心弟子,无论长幼,都被召集到后院的无名坛前。
这座祭坛自祖师立宗以来便存在,不祭鬼神,只问本心。
弟子们人手一册未经任何修订的《药王遗训》原本,围着祭坛盘膝而坐。
白桃亲手调制了一大锅“守真汤”。
汤色赤红,散发着奇异的药香。
她当众宣布,汤中用了朱砂、远志、茯神三味主药,皆是安神定志、守护心神之物。
她让每位弟子都饮下一碗,而后闭目,随她一同默诵药王宗最核心的戒律。
“……悬壶济世,不问贫富贵贱……见彼苦恼,若己有之……”
诵经声在庭院中回荡,庄严肃穆。
弟子们的神情大多宁静而虔诚。
然而,当白桃诵至那句至关重要的戒律时——“承愿者,当守本心,不可受外名所缚”——异变陡生!
人群中,三名平日里表现勤勉的弟子,竟在同一时刻突兀地睁开了双眼。
他们的眼神空洞而狂热,嘴巴一张,发出的却不是自己的声音,而是一种混合了多人音色的、苍老而浑厚的齐声高喝:
“缚即是通!名即是门!”
那声音仿佛是从遥远的时空传来,带着一股宗师般的威严与不容置疑的口吻,在寂静的庭院中炸响。
周围的弟子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得目瞪口呆。
白桃却仿佛早有预料。
在那三人开口的瞬间,她动了。
身形如一道白色的闪电,手中不知何时已拈着九枚闪烁着寒光的银针。
电光石火之间,她已欺近三人身前,手腕疾抖,九还针精准无误地刺入了他们颈后的“哑门”与头顶的“天鼎”二穴。
三人的吼声戛然而止,仿佛被瞬间掐断了脖子的公鸡,身体一软,瘫倒在地,双目紧闭,人事不省。
白桃面沉如水,蹲下身,用药签从三人的口中分别刮取了些许唾液,放入三个不同的玉碟中。
她滴入几滴特制的药剂,其中两份唾液样本立刻起了反应,浮现出微量的、闪着金属光泽的铜粉,而另一份则散发出一种极淡的杏仁味——是某种记忆诱导剂的残留物。
她站起身,举起玉碟,声音冰冷地对所有惊魂未定的弟子说:“他们不但篡改了祖师爷的文字,连祖师爷的声音都伪造了。”
周砚奉命立刻带人清理市面上所有可能流通的伪劣医书。
他在城南一个不起眼的旧书摊上,有了惊人的发现。
几本封皮破旧的《药王心法》盗印本,被随意地堆在角落。
吸引他注意力的,是那封面上的题签笔迹,竟与白桃祖父的字迹有七八分相似。
他不动声色地将书全部买下,带回细查。
翻开书页,一股淡淡的金属气味传来。
在书页的夹层中,他发现了一张薄如蝉翼的银箔。
箔上用某种技术蚀刻着密密麻麻的微型电路纹路,乍看之下,仿佛是一幅精巧的八卦图。
但周砚在军中的经验告诉他,这根本不是什么八卦图,而是一种极其精密的声波共振结构。
他尝试着将书本靠近耳边,轻轻摇晃。
一阵几乎无法察觉的、极低频率的呢喃声,直接钻入了他的脑海。
那声音仿佛来自灵魂深处,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
“听……听……你是我的。”
周砚如遭电击,猛地将书扔在桌上。
他立即向白桃上报了这一发现,并提出了一个计划——“百谬重录”。
由白桃亲自主持,召集最信得过的核心弟子,将药王宗全部的核心典籍,一字一句地重新誊抄,然后用特制的封印材料彻底封存,加盖那枚代表着宗主身份的“无名印”。
七日后,药王宗祠前广场,一场盛大的“焚伪仪”正在举行。
过去几天查获的所有伪书、伪稿、以及那张诡异的银箔,堆积如山。
白桃手持火把,在数百名弟子的注视下,将火焰投入了那堆散发着邪异气息的纸张之中。
熊熊烈火冲天而起,火光映红了每个人的脸。
就在火焰燃到最旺的时刻,白桃从怀中取出了那枚传承了数百年的、代表着药王宗最高权力的祖父遗留的玉印。
所有人都以为她要在这场仪式后,为新誊抄的典籍盖上正统之印。
然而,白桃却高高举起了玉印,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用尽全力,猛地将其摔在脚下的青石板上!
“啪!”
一声清脆的碎裂声,玉印四分五裂。
“从今日起,”白桃的声音响彻全场,清晰而决绝,“药王宗行事,不再靠一本书、一枚印来证明自己!道在人心,不在外物!”
人群先是死一般的寂静,随即爆发出震天的呼应。
陆九默默地从人群中走出,来到祭坛前。
他将那枚一直带在身边的、由巡更铃熔铸而成的沉重药杵,轻轻地放在了祭坛中央。
它朴实无华,却代表着警醒与创造,成为了药王宗新训的信物。
而在城西,一所普通小学的课堂里,放学的钟声即将敲响。
一位面容和蔼的女教师,正带着孩子们唱着新学的安神童谣,歌词简单,旋律宁静。
“月儿高,睡得好。眠安宁,梦不惊,影桥照我回家门……”
孩子们天真烂漫的歌声在暮色沉沉的教室里回荡。
窗外,夕阳正缓缓沉入地平线。
没有人注意到,教室后方的黑板角落里,一行用白色粉笔写下的“今日值日生”名单,正有几不可见的血丝,从笔画中缓缓渗出。
喜欢桃花雪:1937卦变金陵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桃花雪:1937卦变金陵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