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习次日。
早朝。
龙椅上的曹操,脸色黑得像锅底。
他的目光直盯着那些负责演习的将领。
“昨日之演习,朕看了。”
“那叫什么?那也配叫军事演习?”
“朕的脸,都被你们这群废物丢尽了!”
他猛地一拍龙椅扶手。
“来人!”
殿外,涌进一队锦衣卫。
“将昨日演习中,表现最差的五名主将,给朕拖出去,斩了!”
此话一出,殿内一片死寂。
那五名将领,脸色瞬间惨白如纸。
“陛下饶命!”
“陛下!臣知错了!”
御林军不由分说,上前将五人拖出殿外。
不多时,外面传来五声闷响。
人头落地的声音。
殿内的文武百官,一个个冷汗直冒,腿肚子都在打颤。
曹操的目光,落在了跪在最前面的贾诩身上。
“贾诩。”
“朕让你全权负责演习,你就给朕交了这么一份答卷?”
贾诩跪在地上,额头冷汗直流。
“臣有罪。”
“有罪?”曹操冷笑一声,“你何止有罪!你简直是在打朕的脸!”
“朕问你,你去过建业,看过孙绍的演习,为何不早言明,我大魏的军队,根本做不到那样?”
“为何要让朕,在文武百官面前,丢这么大的脸?”
贾诩沉默了片刻,缓缓开口。
“臣不敢欺瞒陛下。”
“非臣不为也,实不能也。”
曹操眯起眼睛。
“什么意思?”
“陛下,问题不在于训练。”
“而在于根子。”
“根子?”
“是。”贾诩重重地点了点头,“我大魏的军队,与宁国的军队,看似相同,实则天差地别。”
“差在哪里?”
贾诩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看向了人群中的郭嘉和诸葛亮。
“陛下,臣愚钝,恐怕说不清楚。”
“不如让郭祭酒和诸葛丞相,为陛下解惑。”
曹操深吸一口气,挥了挥手。
“退朝。”
“郭嘉,诸葛亮,贾诩,随朕来御书房。”
……
御书房内。
曹操坐在龙椅上,死死地盯着面前的三个人。
“说吧。”
“朕倒要听听,你们能给朕一个什么样的解释。”
郭嘉缓缓起身。
“陛下,臣以为,我大魏的军队,之所以无法做到宁国那般,原因只有一个。”
“什么原因?”
“形似而神不似。”
郭嘉一字一顿地说道。
“陛下,我大魏的军队,说到底,仍是私兵。”
“将领拥兵自重,士兵只知为将军效力,为钱粮而战。”
“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何而战,也不知道,自己战斗的意义是什么。”
“他们没有国家的概念,更没有荣誉感和信仰。”
听着郭嘉的解释曹操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你继续说。”
郭嘉擦了擦嘴角的血,深吸一口气。
“陛下,您还记得吗?宁国士兵的口号是什么?”
曹操沉默了片刻。
“护我华夏,不负苍生。”
“对。”郭嘉点了点头,“这就是差距。”
“孙绍的军队,每一个士兵,都知道自己是为了什么而战。”
“他们是为了华夏,为了苍生,为了一个比自己更伟大的东西。”
“这种思想武器,比任何神兵利器,都要可怕。”
诸葛亮这时也站了起来。
“陛下,臣斗胆再说一句。”
“宁国之兵,是国之兵。”
“大魏之兵,是将之兵。”
“此为根本之差。”
曹操的身子,猛地一震。
他的脑海中,浮现出那些在建业城楼下,整齐划一的士兵。
浮现出他们眼中那股狂热的信仰之光。
再想想自己麾下那些,只知道为钱粮而战的兵痞。
一股巨大的挫败感,瞬间将他吞噬。
良久。
曹操才缓缓开口。
“那你们说,该怎么办?”
郭嘉和诸葛亮对视一眼,两人同时从怀中,取出了一份奏折。
“陛下,臣等早有准备。”
诸葛亮将奏折呈上。
“此为臣与郭祭酒,连夜拟定的《新军改制计划》。”
“还请陛下过目。”
曹操接过奏折,目光快速扫过。
越看,他的眉头皱得越紧。
越看,他的呼吸越发急促。
半晌。
他猛地合上奏折。
“你们是要朕,创办一个军事学院?”
“是。”
“打破将领世袭,从平民中选拔人才?”
“是。”
“还要进行什么思想教育,让士兵明白自己是为大魏,为百姓而战?”
“正是。”
曹操闭上眼睛,脑海中飞速转动。
这个计划,触及的利益太大了。
那些世家大族,那些拥兵自重的将领,绝对不会善罢甘休。
可如果不改……
他想起了孙绍那支虎狼之师。
想起了凌烈那样的少年帅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魂归三国:孙绍的崛起之路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魂归三国:孙绍的崛起之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