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剑庐深处的修行
天刚蒙蒙亮,天庸城的晨钟还未敲响,林风已经提着长剑站在剑庐后的空地上。露水打湿了他的衣摆,沾在青砖上,踩上去带着微凉的湿意。他深吸一口气,按照秦长老所授的法门,缓缓举起长剑。
“凝神,静气,意随剑走,气沉丹田。”
他低声念着口诀,剑尖在晨光中划出一道圆弧。这是他来到天庸城的第三十日,从最初连剑都握不稳,到如今能将基础剑式“流云九式”连贯使出,掌心的茧子厚了三层,手腕的酸痛也早已成了习惯。
“嗤——”
剑锋划破空气的声音越来越清越,最后一式“流云归海”收势时,长剑稳稳停在身侧,剑尖的寒光映着他眼底的专注。林风呼出一口浊气,白雾在冷空气中散开,刚要歇口气,就见秦长老背着双手站在不远处的石阶上,手里还拿着一卷竹简。
“手腕还是太僵。”秦长老的声音带着惯有的严厉,“流云式讲究‘柔中带刚’,你这剑招倒是刚猛,却少了三分灵动,像劈柴,不像御剑。”
林风脸上一热,垂手道:“弟子愚钝,还请长老指点。”
秦长老走上前,拿起他的手腕轻轻一掰:“这里,要松。气不是死沉在丹田,要跟着剑势走,就像溪水绕石,遇圆则圆,遇方则方。”他接过林风的剑,手腕轻抖,剑尖顿时化作一片虚影,看似柔和的轨迹中,却藏着不容错辨的力道,“再试试。”
林风重新握剑,试着放松手腕,引导体内那丝微弱的灵气顺着手臂流转。这一次,剑招果然流畅了些,剑尖划过空气时,竟带起细碎的风响。秦长老看着他的动作,眉头渐渐舒展:“对,就是这样。修行如磨剑,急不得,得一点一点把性子磨平了,剑里才能藏住气。”
晨钟终于敲响,悠远的钟声在山谷间回荡。外门弟子们陆续来到剑庐,看到林风已经练得满头大汗,不少人露出惊讶的神色——这位新来的师弟,总是来得最早,练得最勤,连教习长老都夸他“进境神速”。
林风却没在意旁人的目光,只是一遍遍重复着流云九式。他想起在根据地时练枪的日子,那时李勇总说“准头是子弹喂出来的”,现在看来,剑法也一样,得靠汗水泡,靠时间磨。系统空间里的凝神丹他只敢偶尔用一颗,更多时候,他宁愿靠着自己的力气去练——他总觉得,靠丹药催出来的进境,就像沙堆的城堡,看着热闹,风一吹就散了。
上午的吐纳课上,林风第一次感觉到体内的灵气凝聚成了一小团。那团气像颗温热的珠子,在丹田处轻轻转动,随着他的呼吸忽明忽暗。教习长老走过他身边时,捻须笑道:“不错,已入‘引气’中期,再努努力,下个月便可尝试筑基。”
周围的弟子们发出一阵低低的惊叹。从引气初期到中期,旁人少说要花三个月,林风却只用了一个月,这速度已经能算“天才”了。赵青凑过来,一脸羡慕:“林风,你也太厉害了!我还在引气初期晃悠呢,你都快筑基了。”
林风笑了笑,没说话。他知道自己能进步这么快,除了勤练,更因为系统奖励的那瓶凝神丹——丹药虽好,却也让他心里隐隐发虚。就像以前用“自动修炼”功能时,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不如自己一步一步走来得踏实。
午休时,他没去食堂,而是揣着两个馒头往山后走。那里有片竹林,人迹罕至,是他偶然发现的清静地。他想试试用灵气催动剑法——秦长老说过,真正的剑修,不仅要练剑招,更要学会用灵气驭剑,让剑成为手臂的延伸。
竹林深处,林风拔出剑,试着将丹田的灵气引向剑尖。起初灵气像条不听话的小蛇,在经脉里乱撞,刺得他手臂发麻。他咬着牙,一遍遍调整呼吸,额头的汗滴落在竹叶上,晕开一小片湿痕。
不知过了多久,当他再次催动灵气时,剑尖突然亮起一点微光。那光芒很淡,却真实得让他心头一跳。紧接着,他手腕轻抖,长剑竟自己向前滑出半尺,带起的风削断了身前的一根竹枝。
“成了!”林风忍不住低呼出声。他看着那截断落的竹枝,心里的欢喜比第一次用魔法棒放出治愈术时还要强烈。这不是靠系统,不是靠丹药,是他自己一点一点摸索出来的,是真真正正属于他的力量。
他正想再试一次,却听到竹林外传来一阵脚步声。回头一看,只见秦长老背着双手站在那里,脸上带着难得的笑意:“看来,你倒是比我想的更懂事。”
林风赶紧收剑行礼:“弟子不敢在长老面前班门弄斧。”
“能自己悟透‘灵气驭剑’的门槛,不算班门弄斧。”秦长老走进来,捡起那截断竹枝,“很多弟子急着求快,靠丹药堆修为,靠法器撑场面,却忘了最基本的‘剑心’。你不一样,你这剑里,有股子韧劲。”
林风心里一动,想起秦长老之前说的“修行如磨剑”,突然明白了什么。所谓的“剑心”,或许就像他在根据地时的那股子劲——明知前路难走,也愿意一步一步去闯;明知敌人强大,也不肯退后半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综影穿:从巴啦啦小魔仙开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综影穿:从巴啦啦小魔仙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