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房内烛花轻爆。
苏怡替张勤解下外袍时,手指在他肩甲磨痕处顿了顿:“郎君奔波数月,今夜...”
她话音未落,张勤已握住她手腕:“你双身子的人,莫要劳神。”
苏怡转身从柜中取出套干净中衣:“那让小禾伺候梳洗?那丫头今年十七了,做事稳妥。”
她理着衣领轻声说,“若郎君觉得妥当,收她做妾室也好。”
张勤摇头,自己系上衣带:“小禾服侍你尽心,该当寻个正经人家嫁了。”
他走到窗边推开条缝,见厢房灯还亮着,“韩玉的年纪到时跟小禾差不多,我过几天跟韩老伯商量商量...”
苏怡拨亮灯芯:“妾身是想着,郎君如今爵位在身,院里该有个伺候笔墨的。”
她递过温热的帕子,“小禾手巧,绣的香囊连魏师母都夸。”
“无妨。”张勤擦着脸,“若是小禾与韩玉能成,小禾便还在张宅。倒是你临盆在即,需得力人手照应。”
他忽然想起什么,“明日让韩老伯去西市,挑个经验足的稳婆先备着。”
窗外传来轻微脚步声,是小禾端着安神茶停在帘外。
张勤提高声音:“小禾,明日我还要早起,你便也先歇下吧。”
帘外茶盘轻响,小禾应声退下,脚步声渐远。
苏怡吹熄床帐旁的灯,黑暗中轻叹:“郎君总是为人想得周全。”
张勤给她掖好被角:“这世道,女子有个好归宿比什么都强。”
晨光微熹时,小禾照常送来洗脸水,眼角有些红。
张勤梳头时对镜道:“你女红好,得空给未出世的小郎君做几件肚兜。”
小禾低头应了声,针线筐里的红丝线微微发亮。
......
寅时三刻,张宅正房已亮起烛火。
苏怡撑着腰,指点小禾将熨烫平整的深青色朝服铺在榻上。
小禾用香熏过玉带,低声问:“夫人,这梁冠上的貂蝉可要重缀?”
苏怡验看冠饰:“不必,前日才教坊司新换的。”
她转身从匣中取出银鱼袋,“这个系在右侧。”
张勤梳洗毕,站在铜镜前由二人整理衣冠。
小禾为他套上官靴,鞋底新钉的云纹银钉在灯下微闪。
卯时正,承天门外钟鼓齐鸣。
张勤随百官序列步入太极殿时,见御阶下已摆好缴获的刘黑闼帅旗。
李渊临朝后,内侍省太监展开黄绫诏书。
淮阳王李道玄,加实封三百户,赐绢千匹。
秦王李世民、太子李建成各赐金银器百事。
司农丞张勤晋蓝田县公,食邑千五百户,永业田二千五百亩。
阵亡将校抚恤翻倍,子孙荫补......
当念到蓝田县公时,前列的程咬金回头冲张勤咧嘴一笑。
张勤躬身谢恩时,瞥见吏部尚书正往象牙笏上记录爵位变更。
从此他每月可多领六十石禄米。
退朝后,房玄龄拦住张勤:“张县公留步,兵部要录你复合弓的制式。”
王珪凑近低语:“太子让你未时去东宫,说要商量永业田选址。”
另一边秦琼拍他肩膀:“小子不错!明日来我军营,教教那帮兔崽子射箭!”
张勤刚出朱雀门,便见魏徵立在石狮旁。这位太子詹事穿着常服,手里拎着个油纸包。
“勤儿,”魏徵招手让他到槐树下,“这两日你忙于应酬,为师未便叨扰。”
他解开纸包,露出几枚红蛋,“上月底,你师母产下一子,过两日正满月。”
张勤一愣,忙拱手:“恭喜老师!弟子竟不知师母临盆,实在疏忽。”
他想起苏怡前日还念叨魏府许久没送新绣样,原是因这事。
魏徵递过红蛋:“你师母说,满月酒定在初八。”
“她念着怡儿有孕不便,嘱你夫妇莫备重礼,人来吃杯酒便好。”
又从袖中取出请柬,“席设在我宅中,只请三五亲近人家。”
张勤接过染着朱砂的请柬,见上面工楷写着“魏门弄璋之喜”。
他忽然想起:“师母产后可安好?弟子铺里有新制的参汤。”
“母子平安。”魏徵眼角笑纹深了些。
“乳娘奶水足,孩子重七斤八两。”他压低声音。
“太子妃赐了长命锁,秦王那边送了对银镯。”
正说着,程咬金骑马经过,扯嗓门问:“老魏!听说你得了个大胖小子?”
魏徵拱手笑应:“程将军届时来吃酒!”
转头对张勤道,“你如今爵位在身,宴席上难免有人敬酒。怡儿那边,我让你师母备了酸梅汤。”
张勤记起库房有支老山参:“弟子明日送些补品给师母调养。”
魏徵摆手:“莫兴师动众。倒是满月那日,你帮着招呼下太医署同僚,周太医他们都要来。”
说罢,两人便散去。
张勤找到在马车旁等候多时的韩玉。
车厢里搁着新制的县公印匣,紫檀木上雕着公侯规制的螭纹。
他掀帘对韩玉道:“先去西市胡商处,买些上等的安息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唐初:东宫书吏不当,我要去种地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唐初:东宫书吏不当,我要去种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