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的目光缓缓扫过下方因封赏议题尘埃落定而神色各异的群臣,待那“陛下圣明”的余音在大殿中渐渐消散,他再次开口,声音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力,将议题引向了更深远的布局:
“诸位爱卿,将士们浴血奋战之功,论功行赏便依此议定。然,疆土之得,非止于武功克定,更在于文治安抚,在于能否将其真正纳入帝国肌体,使之成为血脉相通的一部分。新疆广袤万里,民情复杂,其地之治,关乎帝国西陲长久安宁,更关乎未来西出之战略通道。”
他微微抬手,内侍立刻将另一份奏折恭敬地呈上。扶苏将其拿起,并未立刻翻开,而是看向众人:“朕这里,有新疆前线,张良递上来的一道奏疏。诸位爱卿皆知,帝国此前已颁布《新地治理通则》,为新附之地立下治理框架,有法可依。然,通则需与实地情形相结合,方能见效。新疆之地,归附新民数十万,部落城邦旧俗纷杂,绿洲荒漠地理殊异,治理难度,远非内地郡县可比。此尤为考验主政官员之智慧与担当。”
他顿了顿,目光中流露出对张良所奏内容的赞赏:“张良在奏疏中,提出了诸多切合实际、颇具巧思的建议。例如,征调那些已通晓秦语、且对帝国有认同感的原住民,经过考核,纳入官学体系,协助进行秦语之普及教育,以夷制夷,事半功倍;再如,筛选当地素有威望、德行尚可者,协助进行基层之编户、治安、赋税征收等事务,缓和新旧冲突,减少治理阻力。此等举措,非深谙当地情弊、心存务实者不能提出,朕觉甚佳,当在新疆全力推行,并可为日后其他新地治理所借鉴。”
这番话说出,殿内不少官员,尤其是李斯、陈平这等精于实务的重臣,都微微颔首。他们深知,在新附之地强行全盘植入秦法秦吏,极易引发抵触,张良这种“渐进同化”、“以本地人治本地事”的思路,确实是成本较低、见效较快的稳妥之策。更何况多是些基层岗位,对于帝国的通知不会有丝毫的影响!
就在这时,扶苏的声音陡然提升,带着明确的任命意图:“张良此人,胸有韬略,处事灵活,更难得是能体察下情,因地制宜。新疆新定,百废待兴,非大才不可镇抚。故,朕决定——”
他目光扫过全场,一字一句地宣布:“擢升张良,为新疆特别郡郡守,秩同正二品!总揽新疆境内一切民政事务,统筹移民、教化、生产、建设等诸般事宜!望其能恪尽职守,不负朕望,早日将新疆治理成我大秦西陲之坚固基石、繁荣乐土!”
此令一出,宣室殿内顿时响起一片低低的惊呼和吸气声!虽然众人已有预感新疆主政之人地位不会低,但“郡守,秩同正二品”这个任命,还是超出了许多人的预料!
大秦郡守经过扶苏新政改革后通常为正三品,即便是一些重要大郡,也不过是从二品。而这新疆特别郡郡守,直接秩同正二品!这意味着其品级、俸禄、仪仗,几乎全面碾压同级!这是何等的超擢与恩宠!
更重要的是,这新疆特别郡,面积何其广袤!东西纵横数千里,几乎相当于帝国腹地五六个普通郡之和!且地处帝国西出之路要冲,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境内还驻扎着近二十万的虎狼之师!郡守掌民政,项羽掌军事,若此二人联手,军政大权在握,俨然就是一个独立王国的基础!陛下对此二人的信任,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不少官员,尤其是那些对权力平衡格外敏感的御史和部分礼部官员,脸上都露出了担忧之色。就连李斯、陈平眼中也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深思。
然而,端坐于龙椅之上的扶苏,将下方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心中却是一片澄明。他信任张良的才能,也欣赏项羽的勇武,但他真正倚仗的,从来不是对某个人或某个小团体的信任。作为穿越者,他深知“人心易变”,绝对的权力几乎必然会导致绝对的腐败,乃至滋生不臣之心,历史教训比比皆是。
他所信任的,是自己登基以来,呕心沥血逐步建立并完善起来的那套制度体系!
军事主官定期轮岗制度,避免将领在一地经营过久,根深蒂固;各地政务主官异地调任、任期限制,防止形成地方势力;无处不在、直接对皇帝负责的黑冰台监察系统,如同帝国的眼睛和耳朵,监控着各级官员的一举一动;由中枢直接派遣、临时组成的巡察组,不定期巡视地方,核查账目,听取民情……这些制度共同编织成一张无形而坚韧的大网,最大程度地防止了尾大不掉、藩镇割据的风险。
赋予张良和项羽巨大的权力,是为了让他们能高效地完成开拓和治理的使命;而背后的制度枷锁,则是确保这权力始终在帝国掌控之中。这才是扶苏敢于大胆放权的底气所在!
略过群臣的惊讶,扶苏继续下达一连串具体指令,思路清晰,涉及各个方面:
“新疆新附,又恰逢年关将至,安定民心为首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朕的大秦!万邦臣服!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朕的大秦!万邦臣服!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