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室殿内重臣尽去,只余袅袅檀香和方才激烈讨论留下的余温。扶苏独自坐在宽大的御座之上,指尖无意识地敲打着光润的紫檀木扶手,深邃的目光仿佛穿透了宫殿的穹顶,望向帝国广袤而正在剧烈变化的疆域。
方才与五位重臣的一番详谈,既是对各项事务的安排,也是一次对帝国现状的深度梳理。越梳理,扶苏越是清晰地感觉到,自己此前被开疆拓土的兴奋所推动,定下的那份“四面开花”的战略,步子迈得确实太大了,险些扯到了蛋!
“终究不是那个拥有十四亿人口、工业体系完备的现代大国啊……”他低声喟叹,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清醒感。如今的大秦,纵然在他的努力下拥有了超越时代的火器、初具雏形的工业基础和高效动员能力,但其最核心的根基——人口数量与结构、交通运输的效率、信息传递的速度、基层治理的深度,都远远无法支撑一个真正全球性帝国的无限扩张。
项羽在西域的打法,虽然爽快,却像一剂猛药,药效猛烈的同时,也让扶苏看到了帝国虚不受补的隐患。打下来,吞不下,消化不了,那就是毒药。
“朕所能做的,不是盲目追求疆域版图的无限扩大,而是要为这艘名为‘大秦’的巨舰调好舵,稳住帆,为它添砖加瓦,保驾护航。”扶苏在心中明确了自己的定位,“要让每一次扩张都真正转化为帝国的实力,而不是负担。”
这个念头一起,两个紧迫的问题便愈发清晰地浮现在他脑海中。
首先信息传递。帝国的疆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西、向北、向南延伸。从咸阳发往西域的政令,即便通过八百里加急,也需要耗费漫长的时间。前线军情、地方政务、市场信息的反馈就更加滞后。这种落后的通讯方式,已经成为制约帝国有效统治的最大瓶颈之一。
他深知信息时代的高效,但……电报?电话?无线电?这些概念他知道,可具体如何实现,里面的线圈、电池、电磁原理……他这个穿越前的普通人根本就是一知半解,无从下手。“该死,早知道当年物理课就认真听讲了……”他忍不住暗自吐槽,一种无力感油然而生。
其次是技术代差。西域之战再次证明了火器的绝对优势,那是降维打击。但现有的火炮、火枪还有巨大的改进空间,射程、精度、射速、可靠性、便携性……都需要提升。他想起了那个在皇家学院化学院里鼓捣连射火枪的年轻人——韩广奇。自己之前只是基于模糊的记忆提点了他一下关于连射火器的方向,也不知道这小子琢磨出点什么没有?火器的持续领先,是帝国安全的最大保障。
想到这里,扶苏再也坐不住了。与其在这里空想,不如去实地看看。那个被他寄予厚望的“大秦皇家学院”,自从成立以来,他只是在开学和重要节点去过几次,平时都交给专业的博士们去管理。也是时候去播撒一些新的种子,看看能不能长出点惊喜了。
尤其是,随着匈奴草原即将纳入版图,帝国的畜牧业必将迎来大发展。农学院里那些整天琢磨着如何让猪更肥、羊更多产、马更矫健的博士和学生们,想必早就对那片广阔的天然牧场心驰神往了吧?得去给他们加把火,指明几个方向。
还有医学院。战争意味着伤亡,扩张意味着人口流动和疾病风险上升。之前他要求医学院院长李醯,组织人手编纂一套适用于军队和基层医官的《常见疾病诊疗手册》,并大规模培训能处理常见病、多发病和进行战场急救的合格医官。这件事关乎帝国的人力资源保存和民心稳定,至关重要,必须亲自去检查一下进度。
“胥坤!”扶苏朗声唤道。
内侍总管胥坤应声而入,躬身听命。
“备车驾,朕要出宫,去皇家学院。”扶苏起身吩咐道。
“诺!”胥坤虽有些意外皇帝突然要去学院,但毫不迟疑,立刻下去安排。
不久,一支规模不大但护卫森严的车驾悄然驶出咸阳宫,向着城南的皇家学院区驶去。扶苏没有大张旗鼓,他更喜欢这种突然袭击,能看到更真实的情况。
皇家学院占地面积极广,分为化、工、农、医、政、法、军等诸多学院。扶苏的车驾直接驶入了学院区域。
他没有先去自己最关心的化学院,而是首先来到了农学院。
农学院的试验田畴阡陌纵横,各种作物长势喜人。但当皇帝驾临的消息传来,农学院院长赵过和一种博士、学子们匆忙迎出时,扶苏却摆摆手,直接让他们带自己去畜牧研究所。
在一处圈舍外,扶苏见到了几位浑身沾着草屑、略带紧张的老博士。
“诸位不必多礼,”扶苏看着圈里几头明显比寻常秦牛更为高大健壮的黄牛,眼中露出感兴趣的神色,“朕听说,尔等在尝试培育良种耕牛?”
一位为首的老博士激动地回话:“回陛下,正是!臣等选取关中健牛与西域引入之牛种杂交,优中选优,三代之后,此批牛犊之力气、耐力皆远超其祖!若能推广,一牛可抵以往一牛半之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朕的大秦!万邦臣服!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朕的大秦!万邦臣服!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