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望海坡,梯田里的土豆苗已长得齐腰高,翠绿的叶片在阳光下泛着油亮的光。合作社的分拣仓库里,三秒正拿着一份《土豆品质标准细则》,逐字逐句地念给围坐的社员听:“从今天起,不管是供县城的货,还是发贵阳的货,都得按这个标准来——单个重量不低于二两,沙瓤率不能低于85%,表皮要干净,不能有超过两毫米的磕碰,虫眼数量不能超过一个,且直径必须小于一毫米。”
仓库里静悄悄的,只有三秒的声音在回荡。念完细则,他把文件放在桌上,抬头看向社员:“大家都说说,有没有什么疑问?”
沉默了片刻,社员老周率先开口:“三秒,贵阳给的收购价比县城高五分,要不咱把挑拣标准再提一提?给贵阳的货多挑拣几遍,保证个个是精品;给县城的货,稍微放宽点,也能省点功夫。”
老周的话一出,不少社员纷纷点头附和。“是啊,贵阳是大超市,要求肯定高;县城都是老主顾,稍微差点也能理解。”“多挑拣一遍要花不少时间,现在天这么热,能省点劲是点劲。”
三秒看着大家,没有立刻反驳,而是从仓库角落的竹筐里拿出两颗土豆——一颗表皮光滑、形状规整,另一颗表皮有个细小的磕碰,形状也稍显不规则。他把两颗土豆放在电子秤上,显示屏上跳出“3.2两”和“2.8两”的数字。
“大家先尝尝这两颗土豆。”三秒拿出小刀,分别削了块递给老周和旁边的社员,“不用急着下结论,先说说口感。”
老周接过土豆放进嘴里,细细嚼了嚼,眉头渐渐舒展开:“这颗有磕碰的,沙瓤也挺足,甜度跟另一颗差不多啊。”其他尝过的社员也纷纷点头:“确实没差别,吃着都一样香。”
三秒收回土豆,认真地说:“这两颗土豆,一颗是按贵阳标准挑出来的一级果,另一颗是大家觉得‘可以放宽’的县城货。可从口感和沙瓤率来看,它们没区别。咱们总说‘贵阳给价高,该多挑拣’,可别忘了,不管是贵阳的顾客,还是县城的顾客,买的都是‘望海坡土豆’。要是县城顾客觉得品质差了,他们不会说‘县城的货不好’,只会说‘望海坡的土豆不行’,到时候丢的是整个牌子的脸。”
他顿了顿,拿起桌上的细则,继续说:“我知道多挑拣一遍辛苦,可品质是咱的根。去年贵阳超市愿意跟咱合作,靠的是品质;县城的老主顾愿意一直买咱的土豆,靠的也是品质。要是因为供货渠道不同,就搞‘双重标准’,用不了多久,贵阳的订单会丢,县城的老主顾也会走,到时候咱哭都来不及。”
仓库里渐渐安静下来,社员们低着头,若有所思。王二婶放下手里的土豆,轻声说:“三秒说得对,咱不能砸了自己的牌子。我家闺女在县城超市上班,她说很多顾客都是冲‘望海坡’这三个字来的,要是品质差了,人家下次就不买了。”
“我也觉得该统一标准。”陈老五吸了口烟,缓缓开口,“以前咱种土豆,只求能卖出去;现在不一样了,咱有了自己的牌子,就得把品质守住。不管卖给谁,都得是最好的土豆。”
见大家态度转变,三秒心里松了口气。他从抽屉里拿出几副手套和放大镜,分给社员:“这是专门用来挑拣土豆的手套,能避免手上的汗渍弄脏表皮;放大镜用来检查细小的虫眼和磕碰,保证每颗土豆都符合标准。从今天起,分拣的时候,每个人都要戴手套、用放大镜,我会全程监督,要是发现不符合标准的土豆混进去,咱们就得重新分拣。”
接下来的几天,分拣仓库里每天都热闹非凡。社员们戴着白色手套,手里拿着放大镜,仔细检查每颗土豆的表皮、重量和沙瓤情况。遇到不确定的,就用小刀削开一点,查看沙瓤率;发现有细小磕碰的,就放进专门的“待处理筐”,最后统一用来做土豆粉。
老周之前总觉得“放宽标准省事”,可真正按统一标准挑拣后,他却有了新发现:“以前没仔细挑,总觉得有磕碰的土豆多;现在用放大镜一看,其实大部分土豆都符合标准,只是之前没认真检查。按这个标准挑出来的土豆,看着就整齐,顾客肯定喜欢。”
三秒笑着说:“可不是嘛!认真挑拣不仅能保证品质,还能提高效率。要是因为图省事放宽标准,以后顾客投诉,反而更麻烦。”
一周后,第一批按统一标准分拣的土豆分别发往县城和贵阳。发货前,三秒特意请了县农科院的专家,对两批货进行抽样检测。专家拿着检测仪器,逐一检查土豆的沙瓤率、糖分含量和表皮完好度,最后给出的检测报告显示:县城批次土豆沙瓤率87%,糖分含量4.2%,表皮完好率99%;贵阳批次土豆沙瓤率88%,糖分含量4.3%,表皮完好率99%——两批货的品质几乎一模一样。
拿到检测报告的那天,三秒把所有社员都召集到仓库,把报告复印件分发给大家:“大家看,这是两批货的检测报告,品质完全达标,而且几乎没差别。这说明只要咱们认真挑拣,不管是供县城还是贵阳,都能拿出一样好的土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秒种大田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三秒种大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