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盘星槎与破浪号载着TX-7星区之战的丰厚战利品与沉重使命,悄然返回守望堡。那三艘缴获的“织网者”潜影梭,如同三块蕴含着无尽奥秘与危险的磁石,立刻吸引了天工院与阵法院所有顶尖修士的全部心神。在玄玑真人亲自批示下,一座位于守望堡地底深处、由李铮亲自布下重重涅盘领域与“巡天”隔绝阵法的绝密研究基地迅速启用,张乾、苏婉率领的核心团队进驻其中,开始了对潜影梭废寝忘食的破解与逆向工程。
研究过程充满了挑战与惊喜。潜影梭的外壳材质被分析出是一种从未见过的“活性灵金”,具备自我修复与能量适应的特性,其炼制手法完全超出了当前修真界的认知范畴。内部的灵能回路更是精妙绝伦,摒弃了一切冗余,每一道纹路都只为最高效的能量流转与信息处理服务,其设计理念带给张乾等人巨大的冲击与启发。
然而,最大的收获,来自于对其核心通讯与隐匿模块的解析。尽管大部分核心数据随着控制节点的毁灭而自毁,但残留的碎片依旧让焦炎境的修士们窥见了“织网者”灵能网络技术的冰山一角——那是一种基于“高维灵能谐振”原理构建的信息传递方式,并非通过常规空间传播,而是利用某种对底层法则的微妙共鸣,实现近乎即时、极难被拦截和干扰的超距通讯。而其隐匿技术,则涉及到对空间褶皱的精妙利用与自身灵波频率的动态偏移,使得其在常规探测手段下几乎如同隐形。
“妙啊!真是妙啊!”张乾捧着记录下解析数据的玉简,激动得胡须都在颤抖,“若能掌握此等技术,我境星槎的隐匿与通讯能力将产生质的飞跃!”
苏婉则更侧重于防御层面:“它们那种‘法则侵蚀’的攻击方式,其原理在于制造一种局部的、针对特定法则结构的‘信息扰流’,并非纯粹的能量冲击。我们的‘巡天’护盾之所以能抵挡,正是因为其稳定的、内敛的灵能结构不易被这种扰流撬动。我们需要将这种抗性设计理念,推广到所有重要设施。”
基于这些宝贵的发现,焦炎境的技术升级进入了新一轮的爆发期。
天工院首先尝试仿制“活性灵金”,虽然无法完全复制,但通过融合焦炎境特有的“烬”力沉淀与新生法则,结合碧波府提供的几种稀有矿物,成功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的“涅盘合金”。这种合金虽不如“活性灵金”那般神奇,但在强度、韧性以及对异常能量的抗性上,都远超以往材料,被优先用于“破浪号”同级星槎的建造以及关键部位的加固。
其次,便是李铮所提议的“星尘灵网”计划,正式提上日程并高速推进。借鉴“织网者”的灵能谐振理念,但摒弃其冰冷无情的控制内核,张乾团队设计出了一种独特的“共鸣道标”。这种道标以李铮的涅盘道韵为基,融入了建木之种的纯净生机与混沌星漩的稳定特性,其核心并非简单的信息收发器,而更像是一个微型的、能够与焦炎境天地法则产生深度共鸣的“法则节点”。
李铮亲自出手,调动炼虚境的伟力与对法则的深刻理解,在新生海核心,耗费七七四十九日,呕心沥血,成功炼制出了第一批共计九枚“星尘主枢”。这九枚主枢形制古朴,非金非玉,表面自然浮现混沌星漩与建木交织的道纹,内部蕴含着李铮的一丝本源道念。它们被分别安置于新生海、守望堡核心、星槎坞等九处关乎焦炎境气运的核心节点,深埋于地脉或融入阵法根基之中。
以这九枚“星尘主枢”为根,数以千计简化版的“子枢道标”被批量炼制出来,由精通阵法的修士驾驭星槎,秘密布设于焦炎境周边星域的关键引力点、隐蔽小行星乃至一些看似自然的星云尘埃带中。
当最后一个子枢道标在预定位点被成功激活,并与遥远的新生海主枢产生跨越空间的微弱共鸣时,整个“星尘灵网”一期工程,宣告完成!
没有绚烂的光华,没有浩大的声势。但在李铮以及玄玑真人等炼神返虚以上的高阶修士感知中,一张无形无质、却切实存在的灵性网络,已然以焦炎境为中心悄然张开。网络之内,任何不属于焦炎境法则体系的异常灵能波动与空间扰动,都会被敏锐地捕捉、放大,并通过主枢之间的共鸣,将警示清晰地传递回来。虽然覆盖范围远不及“织网者”那般浩瀚,但其在守护家园层面的灵敏性与隐蔽性,已然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几乎在灵网成型的同时,布设在东南方向的一枚子枢道标,便传来了一丝极其微弱、却持续不断的异常反馈——并非“织网者”那种冰冷的解析波动,而是一种……仿佛来自万古之前的、充满归墟寂灭意境的法则韵律,正以一种缓慢而恒定的方式,试图渗透、影响着那片区域的星空结构。其源头,隐隐指向木翁曾提及的“归墟海眼”方向!
这一反馈,立刻引起了李铮的高度重视。他出关后,首次主动召集了核心层会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后,我靠睡觉成为剑祖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穿越后,我靠睡觉成为剑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