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某处僻静峡湾的尽头,一座依托陡峭山势而建的现代风格堡垒,如同一个冰冷的几何图形,镶嵌在墨绿色的森林与铅灰色的大海之间。这里远离尘嚣,气候阴冷潮湿,常年笼罩在薄雾之中,仿佛是被世界遗忘的角落。这里,正是温斯顿·斯特林选择的,也是他在与星火的连番较量中败退后,被迫接受的流放与蛰伏之地。
堡垒内部,厚重的防弹玻璃窗外,是翻涌不息的墨绿色海水,它们永无休止地撞击着黑色的礁石,碎成无数冰冷惨白的泡沫,发出沉闷而持续的咆哮,如同温斯顿内心无法平息的怒涛。室内,壁炉里昂贵的橡木燃烧着,发出噼啪的轻响,跳动的火焰却丝毫无法驱散那股深入骨髓的寒意,反而在光洁如镜的深色大理石地面上投下摇曳不定、如同鬼魅般的阴影。
温斯顿独自坐在一张厚重的、据说来自某个沉没商船残骸的黑檀木书桌后,仿佛一尊被时光与失败共同侵蚀的石像。他面前的多块高清屏幕,正无声地播放着来自全球各地的新闻画面。画面中,反复闪现着“炎黄一号”成功运行时那震撼人心的内部光芒,何月山站在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领奖台上那从容自信的身影,以及世界各地无数民众对星火科技的赞誉和对聚变能源时代的无限憧憬。
没有预想中的暴怒,没有歇斯底里的咆哮,甚至没有摔碎任何一件手边价值连城的古董。温斯顿只是静静地坐着,如同一潭死水。但他那只放在光滑桌面上的、布满老年斑的手,正无意识地、极其缓慢地用指尖反复摩挲着一枚边缘已被磨得光滑的古老银币,那用力之猛,使得指关节都因缺血而泛出青白色。他那双曾经洞察先机、搅动全球风云的蓝色眼眸,此刻如同两口干涸的深井,空洞地望着屏幕,唯有偶尔闪过的、如同极地冰面上折射出的、冰冷而锐利的光芒,才隐约透露出他内心远未平息、反而在压抑中酝酿得更具毁灭性的风暴。
“先生……”一位跟随他超过二十年的核心幕僚,几乎是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开口,声音在空旷而压抑的书房里显得格外微弱,仿佛随时会被壁炉的噼啪声和窗外的海浪声吞没。“我们在资本市场的持续狙击、在舆论场的引导和放大、以及在星火‘创新共同体’内部策动的‘裂痕’行动……综合评估显示,效果……效果均未达到预期目标。星火的根基,比我们最初任何一次推演所预估的,都要稳固得多。他们的反应机制,尤其是何月山本人的决断力……也比我们预料的更为迅速、坚决,且……有效。”
另一块屏幕上,实时显示着“裂痕”计划的各项关键绩效指标评估报告,满屏刺眼的红色负号和数据下滑曲线,如同对他权威和智慧最无情的嘲讽与否定。
“尤其是……‘炎黄一号’的成功。”那位幕僚艰难地吞咽了一下,硬着头皮继续汇报,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喉咙里挤出来,“这……这一里程碑式的事件,极大地、甚至是无可逆转地提升了星火团队的整体士气、国际信誉和……和某种意义上的‘势’。我们之前通过多种渠道散布的关于其技术风险、数据伦理、乃至地缘政治威胁的质疑与警告,在这种绝对的、硬核的科技成果面前,显得……苍白无力,甚至……适得其反,进一步衬托了他们的强大。许多原本在我们影响下保持观望甚至倾向我们的势力,现在都……都更加明确地倾向于与他们进行实质性合作。”
温斯顿依旧沉默。失败,他并非不能接受。他的一生就是在无数次惊心动魄的博弈、险象环生的起落中走过的,他深知商场的残酷。但这一次,感觉截然不同。他感觉自己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商业上的竞争对手,更像是一种……时代的洪流,一种他无法理解、更无法阻挡的磅礴力量。何月山和星火科技,似乎总能在最关键的时刻,以一种他无法完全解读的方式,精准地找到突破口,扭转乾坤。那套在聚变重启最后关头力挽狂澜的“自主校准系统”,其技术思路的前瞻性、实现的隐蔽性以及关键时刻的可靠性,都远远超出了他麾下最顶尖智囊团所做的最悲观预估。
这已经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差距,更像是一种……认知维度和战略思维上的代差。一种他赖以成功的旧世界的游戏规则,正在被对方书写的新规则所取代的无力感,如同冰冷的潮水,慢慢浸透他的骨髓。
良久,他终于动了。他将那枚承载了他无数复杂心绪的银币,轻轻但极其稳定地放在了光滑的桌面上,发出一声清脆而孤寂的微响,在这寂静的空间里显得格外突兀。
“我们之前的方向,”温斯顿的声音沙哑而平静,却带着一种令人心悸的、仿佛能将空气冻结的冰冷,“从根本上,就错了。”
他缓缓抬起头,那双冰蓝色的眼眸第一次真正聚焦,扫过面前几位噤若寒蝉的核心幕僚,目光如同手术刀般锐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生后我靠国贡系统封神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重生后我靠国贡系统封神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