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教授翻到资料册的最后一页,忽然指着张照片笑了——那是江慧玲在南京大学的实验室里,举着雪湖的传感器和天文望远镜合影,背景的黑板上写着“土壤与星空的对话”。“跨学科的思路很好,”他在照片旁画了个星号,“农业局可以协调经费,支持你们和南大合作,把生态监测网络扩展到全省。”
中午在酒厂吃饭时,薛奶奶端上刚蒸的桂花糕,每个糕点上都嵌着颗新采的茶芽。“尝尝咱雪湖的春味,”老人给专家们分着筷子,“这些年种茶靠天吃饭,现在有了你们的仪器,就像给土地装了千里眼,心里踏实。”她忽然从围裙口袋里掏出个布包,里面是片绣着传感器图案的茶席,“给农大的教授带回去,铺在实验台上,也算雪湖的一点心意。”
下午的座谈会开在酒厂的堂屋,墙上挂着的专利证书被阳光照得发亮。林栋演示新模块的操作时,袁姗姗在旁边用剪刀修剪布套的线头,姜小龙则忙着给传感器换电池——新换的电池上贴着薛爷爷写的“续航八个月”,字迹歪歪扭扭却透着认真。
“这个‘一键校准’很实用,”李教授按下传感器侧面的大按钮,屏幕上的数值瞬间归零,“老乡们不用学复杂操作,按一下就行。”他忽然看向江慧玲发来的视频连线,屏幕里的她正站在观测站的穹顶下,身后的传感器套着嫩芽星图布套,“南大的观测数据也能实时同步?”
“能,”林栋调出数据后台,雪湖茶园的曲线和紫金山观测站的曲线在屏幕上并行延伸,“土壤温度每变化1℃,星光折射角度会有0.02度的偏差,江慧玲说这组关联数据能用于气候变化研究,比单一监测更有价值。”
视频里的江慧玲笑着补充:“我们已经把这组数据写进了给中科院的申请里,要是批下来,就能建全国首个‘地空联动监测网络’,雪湖的传感器可是核心节点。”她举着个新绣的布套,“我让南京的绣娘仿了你们的嫩芽图案,加了点天文符号,算是南北合璧。”
春雪彻底消融时,酒厂的西厢房已经堆不下新到的零件。王铁匠带着两个徒弟在院里搭棚子,铁皮棚的支架上缠着薛奶奶种的牵牛花,刚冒出的绿藤顺着钢管往上爬,像给冰冷的金属架披了件春衣。
“这批传感器的外壳用了新模具,”王铁匠举着个铜制探头套,边缘捶着圈桂花纹,“比上次的轻了半两,装在茶树上不压枝。”他把探头套往布套里塞,正好卡在嫩芽图案的根部,“姗姗丫头的手艺跟这模具似的,越来越精准了。”
袁姗姗正在给布套缝标签,每个标签上都写着编号,末尾缀着个小小的“桂”字。“林栋说要建追溯系统,”她把标签缝在布套内侧,针脚藏得隐蔽,“扫这个码就能看到传感器的生产时间、校准数据,还有是谁绣的布套,让每个传感器都能找到‘娘家’。”
姜小龙抱着台笔记本电脑跑过来,屏幕上是江慧玲发来的新代码。“南大的算法优化好了!”他指着屏幕上跳动的字符,“土壤肥力检测的响应速度快了0.5秒,栋哥说在茶园试装时,茶农根本感觉不到延迟。”他忽然指着窗外,“快看!薛爷爷种的桂花树苗发芽了!”
众人抬头望去,酒厂后院的几十棵桂花苗顶着嫩绿的新芽,在春风里轻轻晃。薛爷爷正提着水壶浇水,壶嘴的水流在阳光下划出银线,落在新苗根部的土壤里——那里也埋着个传感器,套着最小号的嫩芽布套,像给新苗找了个伴。
“那是给树苗装的,”薛爷爷直起身,捶了捶腰,“看看桂花喜欢啥温度,啥湿度,以后咱也能科学种树。”他忽然对着传感器的方向喊,“等你结了果,就给你颁个‘最佳伴读’奖!”
袁姗姗看着那棵套着布套的新苗,忽然想起林栋在专利证书背面写的话:“技术该像春雪,融在土里,长出新苗。”她拿起个刚绣好的布套,对着阳光看,金线的嫩芽在光里透亮,像能看到里面藏着的芯片、代码、还有无数双手的温度。
傍晚的风带着暖意,酒厂的烟囱又升起了炊烟。袁姗姗把缝好的布套装箱时,发现每个布套的嫩芽根部,都被薛奶奶悄悄绣了个极小的“福”字。她忽然明白,这些带着针脚的传感器外套,早已不是简单的装饰——它们是雪湖的泥土与清华园的代码的纽带,是薛爷爷的老经验与江慧玲的新算法的桥梁,是所有平凡日子里,悄悄生长的希望。
姜小龙踩着滑板往镇上寄快递时,布套箱上的地址写得密密麻麻:“雪湖镇茶园”“清溪镇稻田”“南京大学天文台”“清华大学实验室”……每个地址旁,袁姗姗都画了个小小的嫩芽,像给这些即将奔赴各处的传感器,都种下了一颗会发芽的种子。
暮色渐浓时,林栋的视频请求又弹了出来。他站在清华园的实验室窗前,身后的迎春花开得正盛。“新模块的量产参数定了,”他举着张数据表,“成本压到了68块,比预算低12块,能给茶农省不少钱。”他忽然指着窗外,“你看那棵新栽的银杏,我给它也装了个传感器,套着你寄的嫩芽布套,像在雪湖的树苗隔空认了亲。”
袁姗姗笑着把镜头转向后院的桂花苗,两个套着同款布套的传感器在屏幕两端遥遥相对。春风穿过酒厂的窗棂,带着蒸米香和新苗的气息,仿佛在说:当技术的冷硬遇上土地的温热,当代码的精密织进布套的针脚,每个平凡的春天,都能长出不平凡的新篇。
夜色里,酒厂的传感器依然亮着,15.5℃的数字在融雪后的寂静里,像个安稳的承诺。布套上的嫩芽在月光下泛着微光,和紫金山天文台的星光、清华园实验室的灯光、雪湖茶园的灯火连成一片,在春夜里织成张温暖的网,网住了所有关于生长的期待。
喜欢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