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湖市的寒假来得比往年早,期末考试最后一门结束的铃声响起时,林栋正将物理试卷的最后一个公式填进答题框。笔尖划过纸面的瞬间,窗外的阳光恰好穿透云层,在试卷上投下明亮的光斑,像给这学期的学业画上了个温暖的句号。
“林栋!等等我!”袁姗姗背着书包从后面追上来,校服拉链敞开着,露出里面印着篮球队标志的卫衣,“今晚去网吧跨年的事,你可别忘了!张超说要带火锅底料,咱们在网吧煮火锅!”
林栋无奈地笑:“网吧不让用明火,小心把李叔吓出心脏病。”他顿了顿,补充道,“我买了电煮锅,带点速冻饺子和丸子就行,安全第一。”
“还是你想得周到!”袁姗姗拍了下手,忽然凑近压低声音,“吴小燕刚才在教务处门口等你,手里拿着个纸袋子,看着像给你的新年礼物。”
林栋的心轻轻沉了一下。他不是迟钝的人,吴小燕的心意像冬日屋檐下的冰棱,透明却执着,让他既感激又为难。他加快脚步往教室走,想找机会跟她说清楚,却在走廊拐角撞见了江慧玲。
她抱着一摞竞赛资料,额头上沁着薄汗,看到林栋便扬起手里的文件夹:“省科技馆的集训日程表出来了,每天上午听讲座,下午分组实验,最后一天有场模拟赛。”她抽出张纸条递过来,“这是我整理的注意事项,带好身份证和准考证,还有……你的航天模型图解别忘了。”
林栋接过纸条,指尖触到她的温度,像触到冬日里的一缕暖阳。纸条上的字迹依旧娟秀,在“带保暖衣物”旁边画了个小小的笑脸,让他紧绷的神经放松了些。
“晚上跨年……”他犹豫着开口,“你要一起来吗?在网吧,简单热闹一下。”
江慧玲愣了一下,随即点头:“好啊,正好把我爸从北京带回来的太空舱模型给你看看,据说是按真实比例缩小的。”
两人说话时,吴小燕抱着纸袋子从楼梯口经过,目光在他们相握的纸条上停了半秒,然后默默地转身下楼。纸袋里是她织了半个月的围巾,藏蓝色的,是林栋常穿的校服颜色,此刻却显得有些沉。
林栋看着她的背影,心里像被什么堵住了。袁姗姗在旁边叹了口气:“你看这事闹的……要不你跟吴小燕说清楚?拖着反而不好。”
“我知道。”林栋揉了揉眉心,“等跨年结束再说吧,别破坏了今天的气氛。”
回到教室收拾东西时,张超正和几个男生讨论晚上的游戏对战阵容,吵吵嚷嚷的像群刚出笼的麻雀。林栋把竞赛资料和课本分门别类地放进书包,忽然发现桌洞里藏着个苹果,下面压着张纸条:“竞赛加油,记得每天吃水果。”字迹是吴小燕的,清秀又安静。
他把苹果放进书包,心里五味杂陈。这半年来,吴小燕总会用这样润物无声的方式关心他——冬天的热牛奶,夏天的冰镇汽水,错题本上的细致批注……这些善意像细密的针脚,缝补着他前世缺失的温暖,可感情终究不能勉强。
“走了走了!”张超一把抢过他的书包,扛在肩上就往外跑,“去网吧占位置!晚了连电源插座都抢不到!”
林栋被他拖着跑下楼,阳光穿过走廊的玻璃窗,在地上投下长长的影子,像两条并肩奔跑的青春轨迹。
下午的老街格外热闹,维修铺门口挂起了红灯笼,父亲正指挥学徒贴春联,“生意兴隆通四海”的横批刚粘好,引得路过的街坊纷纷叫好。
“回来啦?”父亲看到林栋,手里的胶带都顾不上撕,“快帮爸看看这台新到的微波炉,说明书上说能联网控制,怎么弄啊?”
林栋走过去,发现是台带WiFi功能的智能微波炉,比铺子里卖的普通款先进不少。他按照说明书连接好网络,演示着用手机远程操作,父亲看得眼睛都直了:“现在的电器都成精了?不用动手就能热饭?”
“这叫物联网,以后家里的电器都能连上网。”林栋笑着说,“等我集训回来,我教教你怎么用。”
“真有这么神?”父亲摸着微波炉的外壳,像在摸什么宝贝,“那可得好好学学,不能被时代甩在后面。”他忽然想起什么,从抽屉里拿出个红包塞进林栋手里,“集训用的,别省着,吃好点,冻着饿着都影响发挥。”
林栋捏着厚厚的红包,指尖传来纸币的温度,心里暖得发胀。他知道这钱里藏着父亲多少个起早贪黑的日子,藏着铺子从破旧棚子到如今模样的艰辛。
“爸,我在网吧留了台电脑,您没事可以去练练打字。”他帮父亲把微波炉摆上货架,“等我回来,咱们把进货系统彻底换成自动化的,您就不用天天算账了。”
父亲乐呵呵地应着,眼角的皱纹里盛着满足。林栋看着他忙碌的背影,忽然觉得“林总”这个称呼,不仅仅是街坊的打趣,更是父亲用双手挣来的尊严。
离开林记电器时,暮色已经漫了上来。林栋提着速冻饺子往网吧走,远远就看见“黑蜘蛛”网吧的招牌亮了起来,暖黄的灯光透过玻璃窗,映着里面晃动的人影,像个热闹的大家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