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孙传庭对杨涟道,“此人地位不高,但其所在职位能接触到幕府财经事务,其自身亦对现状不满。这些信息,或能在他心中种下怀疑的种子,将来或可成为影响幕府决策的一个微小砝码。”东瀛的局面,依旧冻结,但冰层之下,一缕几乎难以察觉的暖流,正在悄然流动。
紫禁城,暖阁内地龙烧得正旺,驱散了冬日的严寒。朱常洛审阅着四方奏报:北疆朱由检以雷霆手段平定叛乱、龙安联合商队冒险南下、海疆与英夷的条约谈判陷入僵局、东瀛使团隐秘的信息渗透。他的脸上看不出喜怒,唯有眼神愈发深邃。
“北疆定王,果决刚毅,能于风雪中犁庭扫穴,尽显大将之风。然杀戮过甚,亦需怀柔后续。着其妥善安置降众,不可再生事端。罗刹为患,根子在北,告诫其不可因小胜而忘大敌。”
“龙安商队南下,勇气可嘉,然前路多艰。着沿江各省,若遇此船队,依律查验放行,不得刻意刁难。能否打开局面,且看其自身造化。”
“海疆条约之争,乃国格之争。张献忠能收敛性子,依理相争,已属进步。告诉枢密院官员,条款可据理力争,然需把握分寸,底线不容退让。英夷新来,其本土究竟如何,需加紧探查。”
“东瀛使团,于无声处用心,润物细无声,深得谋国之要。然需切记,此乃长远之策,不可急于求成,暴露行藏。”
他的旨意,愈发注重长远布局与力量积累,不追求一时一地的得失,而是着眼于帝国整体实力的缓慢回升与未来格局的塑造。
“传旨户部、工部,”朱常洛对王安道,“今冬明春,各地水利、道路修缮工程,凡有涉及连通龙安商路、巩固北疆边防、便利东南漕运者,需优先安排,钱粮足额拨付。帝国之血脉,在于流通,在于根基牢固。”
窗外,大雪纷飞,覆盖了旧年的痕迹。帝国的中枢,在这寂静的雪夜中,运筹帷幄,为来年的春雷,积蓄着破土而出的力量。泰昌十五年的冬天,在一片肃杀之中,悄然孕育着新的希望与变革。
喜欢朕听说,你们叫我大明一月皇帝?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朕听说,你们叫我大明一月皇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