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了电话,李泽岚又仔细查看了卫生院的转诊记录和病例档案,发现3例疑似病例的转诊过程耗时近2小时,病历信息靠纸质手写传递,不仅效率低,还存在症状描述不清、接触史记录不全等问题。“立即启用医共体信息平台的应急通道,把纸质病历全部转为电子档案!”他对陈亮说,“安排专人负责录入疑似病例的症状、体征、接触史、检查结果等信息,实时上传至区人民医院,让上级医院提前做好接诊准备。转诊车辆要配备专门的医护人员和信息联络员,全程对接,实现‘信息先行、患者后到’,把转诊时间压缩到1小时内,为患者救治争取时间。”
陈亮连忙点头:“我们马上安排人落实,今晚就把所有病例信息录入系统。”
当天傍晚,李泽岚一行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南海区大沥镇沥东村。这里是典型的城中村,出租屋密集,外来人口占比超过60%,人员流动性大,排查工作难度极大。村卫生室的村医们正挨家挨户进行排查,但因缺乏足够的防护装备,不少人只能戴着普通口罩上门,存在极大的感染风险。“李副司长,我们已经排查了300多户,但还有200多户没排查到,部分村民不配合,说我们小题大做,还有些外来务工人员担心被隔离,故意隐瞒旅居史,给排查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村医黄志强一脸无奈地说,他的声音里带着浓浓的疲惫,眼睛里布满了血丝。
李泽岚当即决定,由医共体牵头的南海区人民医院抽调10名医护人员和20名后勤保障人员,组建应急排查队,与村医、社区工作人员组队开展“网格化排查”。“将沥东村划分为10个网格,每3人一组,每组配备1台红外测温仪、1套防护服、消毒用品和登记表格,负责一个网格的全面排查。”他强调,“逐户登记家庭成员健康状况、近期旅居史、接触史,对发热人员立即登记上报,联系转诊;对拒不配合的村民,联系社区民警和村干部协助劝说,务必在24小时内完成全村排查,做到不落一户、不漏一人。同时,排查人员必须做好自身防护,每完成一户排查就进行一次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为了提高村民的配合度,李泽岚还安排工作人员用方言录制了疫情防控宣传音频,通过流动宣传车、村广播、微信群等多种形式循环播放,普及非典病毒的传播途径、危害和防控知识,引导村民自觉配合排查工作。“非典病毒不可怕,只要大家少出门、不聚集、勤洗手、戴口罩,发现发热症状及时上报,就能有效防范。我们排查不是为了限制大家的自由,而是为了保护大家的生命健康。”宣传音频里,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村民们逐渐放下了抵触情绪,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主动配合排查。
次日中午,广东省卫健委调拨的防控物资如期送达里水镇、大沥镇等重点区域的卫生院。李泽岚看着医护人员换上崭新的防护服,手中握着充足的体温计和红外测温仪,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此时,南海区人民医院传来消息,3例疑似病例中有1例确诊为非典病例,其余2例经核酸检测排除感染。“确诊患者目前病情稳定,正在接受隔离治疗。我们通过医共体信息平台,已经快速锁定了该患者的12名密切接触者,全部进行了集中隔离观察,目前没有出现发热症状。”区卫健局局长在电话中汇报,“信息化平台的应急通道太管用了,转诊时间从之前的2小时缩短到了40分钟,为患者救治争取了宝贵时间,也有效避免了密切接触者的无序流动。”
在广东停留的五天里,李泽岚一行辗转于南海区、番禺区、顺德区等疫情高发区域,实地督查基层医疗机构的防控工作,协调解决物资短缺、人员不足、排查困难等问题。经过各方努力,广东农村地区的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新增确诊病例大幅下降,聚集性感染事件得到遏制,基层防控防线逐渐稳固。
离开广东,李泽岚一行没有片刻休息,马不停蹄地赶往河北。相较于广东的人口密集型疫情,河北的疫情呈现“点多面广”的特点,偏远农村地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防控工作更为薄弱,成为疫情防控的薄弱环节。抵达保定市后,李泽岚一行直接驱车前往涞源县——这里地处太行山深处,山高路远,部分村庄还未通网络,疫情监测和排查工作难以开展,是河北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颠簸,抵达涞源县银坊镇卫生院时,已是下午。卫生院的条件极为艰苦,没有专门的发热筛查诊室,医护人员只能在院子里搭建临时帐篷接诊;没有负压救护车,转诊疑似病例只能用普通救护车;防护物资更是短缺,医生护士只能戴着普通口罩和一次性手套接诊,存在极大的感染风险。院长王建国一脸焦急地迎上来:“李副司长,您可来了!我们这里已经发现2例疑似病例,因为没有合适的转诊车辆,花了3个多小时才转到县人民医院。现在筛查压力很大,每天有近百名群众来就诊,口罩、防护服只够支撑2天,而且我们这里没有网络,医共体信息平台用不了,疑似病例只能靠电话上报,容易出错,也不利于上级医院及时掌握情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从窑洞到省府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从窑洞到省府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