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补贴的门槛太高了,小型农机补贴比例只有30%,大型农机虽然补贴比例高,可价格太贵,咱们小农户根本买不起。能不能提高小型农机的补贴比例,让更多农户受益?”一位乡镇农技员建议。
“现在农资价格涨得太快,能不能建立‘农资价格联动补贴机制’,农资价格涨了,补贴也跟着涨,这样才能保证农户的种粮收益。”一位农资经销商说。
李泽岚认真地记录着大家的发言,时不时追问细节,比如“您觉得小型农机补贴比例提高到多少合适?”“如果合并补贴种类,您希望补贴标准定在多少?”这些问题,都直指补贴政策的“堵点”和“痛点”。
座谈会结束后,张红梅把李泽岚叫到办公室:“泽岚,今天的调研很有收获,咱们发现了不少问题——补贴流程繁琐、发放不及时、标准偏低、种类杂乱。这些问题不是太康县独有的,而是全国粮食主产区的共性问题。你来自基层,懂老乡们的心思,接下来你牵头,写一份关于优化粮食主产区农业补贴政策的建议报告,把这些问题和建议都写进去,争取能为部里制定政策提供参考。”
“好的,张处。”李泽岚点点头,心里充满了责任感,“我会结合这几天的调研,把老乡们的真实诉求和实际情况都写进去,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回到住处,李泽岚立刻拿出笔记本和调研资料,开始梳理思路。他把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归纳为四类:一是补贴标准与种粮成本脱节,难以覆盖成本上涨;二是补贴发放流程繁琐,周期过长;三是补贴种类杂乱,农户难以理解和申请;四是补贴政策缺乏灵活性,未能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
针对这些问题,他初步提出了几项建议:一是合并补贴种类,设立“粮食生产综合补贴”,提高补贴标准,重点向种粮大户和合作社倾斜;二是简化补贴申请流程,在乡镇设立“一站式”补贴服务中心,实现“农户不出乡、就能办补贴”;三是建立补贴动态调整机制,将补贴标准与农资价格、粮食价格挂钩,及时调整补贴金额;四是加大对小型农机的补贴力度,提高补贴比例,降低农户购机门槛。
夜深了,李泽岚还在灯下忙碌着,笔记本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和数据。他知道,这份报告不仅关系到河南粮农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全国粮食主产区的稳定和国家粮食安全。他必须把报告写得扎实、具体,让政策制定者能真正了解粮农的困境,推动补贴政策优化,让种粮的老乡们能真正受益。
喜欢从窑洞到省府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从窑洞到省府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