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桌上的氛围愈发热络,从薯条产业的细节,聊到全县乡村振兴的规划,从年轻干部的培养,聊到基层党建的创新。谷明看着李泽岚,语重心长地说:“泽岚,县委看好你,不仅因为你有能力,更因为你心里装着老百姓。从2003年入党到现在,8年时间,你没丢了当初的初心,这很难得。以后不管走多远,都要守住这份初心——咱们当干部,不是为了当官,是为了让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
李泽岚站起身,郑重地说:“谷书记,您放心,我记着您的话,也记着2003年入党时的誓言。青石乡的老乡们把希望寄托在我身上,我一定不会辜负他们,也不会辜负县委的信任。”
这场小聚一直持续到晚上九点多。送谷明和刘光明离开时,谷明拍了拍李泽岚的肩膀:“6月1日的婚礼,虽然不能去现场,但县委办公室已经准备了贺礼,祝你们新婚快乐。好好过日子,好好干工作,青石乡的未来,就靠你们这些年轻人了。”
回到包厢,苏晴看着李泽岚,眼里满是笑意:“没想到一顿饭,还敲定了这么多事。谷书记和刘县长这么支持你,咱们更得把薯条产业做好。对了,北京那边的回门宴,我爸妈已经订好饭店了,到时候让你尝尝正宗的北京烤鸭。”
李泽岚握住她的手,温柔又坚定:“嗯,都听你的。6月1日在县里的婚礼,咱们就办得热闹又实在,让亲戚们都高兴;之后去北京,也好好陪你爸妈待几天。等忙完婚礼,咱们就全心扑在工作上,把青石乡的薯条产业做得更强。”
接下来的几天,李泽岚一边忙着筹备婚礼,一边推进工作。他带着党支部的党员,挨家挨户走访种薯户,把印着“党员联户”的责任牌钉在每户的门框上,牌子上清晰写着对接党员的名字、电话和负责事项;他还和省农业大学的专家视频连线,敲定土豆泥车间的设备采购清单,就等着补贴资金到位后开工。忙完工作,就陪着苏晴去县城的集市采购婚礼用品,挑选喜糖、布置新房,日子过得充实又充满期待。
5月31日,李泽岚的父母特意在家办了顿简单的家宴,邀请了几位亲近的亲戚,算是婚前的小聚。母亲周慧看着儿子和准儿媳,笑得合不拢嘴:“明天就是好日子了,以后你们俩要互相照顾,泽岚在外面忙工作,苏晴多担待;苏晴要是想家了,就常回来,咱们家永远是你的后盾。”
苏晴挽着周慧的胳膊,笑着说:“妈,您放心,我会照顾好泽岚,也会常回来陪您和爸。”
6月1日清晨,阳光洒满青川县。县城的“青川酒家”门口挂起了红灯笼,电子屏上滚动着“祝李泽岚、苏晴新婚快乐”的字样,门口两侧摆满了花篮,既有亲戚朋友送的,也有青石乡老乡们托人捎来的。李泽岚穿着笔挺的西装,站在门口迎接宾客,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苏晴身着洁白的婚纱,在伴娘的陪伴下,眼底藏着藏不住的甜蜜。
婚礼仪式简单而温馨,没有复杂的流程,却充满了真情。当司仪问到“是否愿意彼此相伴一生”时,李泽岚看着苏晴,声音坚定:“我愿意。从2003年入党那天起,我就立志为乡亲们做事;今天,我更想对你说,往后余生,我会用一辈子的时间,守护你,也守护我们共同想做的事。”
苏晴眼里闪着泪光,用力点头:“我愿意。我知道你心里装着青石乡的乡亲们,装着你的初心,以后我会做你最坚实的后盾,陪你一起把日子过好,把事做好。”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李泽岚的父母红了眼眶,亲戚们笑着举杯,连特意从青石乡赶来的张卫国和老周,也激动地拍着手。
婚礼结束后,李泽岚和苏晴忙着给宾客敬酒。走到张卫国和老周那一桌时,老周举起酒杯,笑着说:“李书记、苏晴姑娘,虽然没在青石乡办婚礼,但俺们老乡们都记着你们的好!祝你们新婚快乐,以后常回青石乡看看,咱们的薯条厂还等着你们带它‘飞’呢!”
李泽岚握着老周的手,真诚地说:“老周叔,谢谢大家的心意,等从北京回来,一定回青石乡跟大家好好聚聚。薯条厂的事,有大家帮忙,我放心。”
6月4日,李泽岚和苏晴带着简单的行李,坐上了前往北京的火车。看着窗外飞逝的风景,苏晴靠在李泽岚的肩上,笑着说:“终于能带你见见我爸妈那边的亲戚了,他们都好奇,能让我‘远嫁’青川的人,到底是啥样的。”
李泽岚握住她的手,温柔地说:“放心,我一定好好表现,让他们知道,你选的人,不仅会对你好,也会好好做事,不会让你失望。”
火车缓缓驶向北京,李泽岚知道,这场跨越南北的回门宴,不仅是两个家庭的相聚,更是他和苏晴新生活的开始。从2003年入党时的初心,到如今扎根青川的坚守;从薯条厂的艰难起步,到党建引领下的蓬勃发展;从一个人的奋斗,到两个人的相伴——未来的路,他会带着入党时的誓言,带着对苏晴的承诺,带着老乡们的期待,一步一个脚印,把日子过红火,把事业干扎实,让青春在基层的土地上,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喜欢从窑洞到省府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从窑洞到省府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