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看着李泽岚展示的方案、种薯数据和市场合作意向,又听了汤姆的专业表态,神色缓和了些:“李乡长,你们的准备远超我的预期,让我看到了十足的诚意和实力。这样,辛普劳可以承诺:如果青石乡的薯条厂一年内产品合格率达标,我们会全额承担合资厂的设备升级费用,还会将青石乡的种薯纳入辛普劳的全球原料采购体系,让青石马铃薯走向世界。”
“那运营过程中,要是遇到棘手的技术难题,辛普劳能派技术员实地指导吗?”李泽岚抓住关键问题,紧追不舍,远程指导虽有帮助,但现场教学在设备调试和工艺优化时更为关键。
马克与身边团队低声商讨片刻,最终点头答应:“我们可以派2名资深技术员,在薯条厂投产前驻场15天,协助调试设备、系统培训工人;运营期间,若遇到重大技术问题,技术员会在36小时内赶到青石乡。”
谈判持续了整整4个小时,双方最终达成共识:青石乡在2010年8月底前建成小型薯条厂并顺利投产,独立运营至2011年8月,若产品合格率达标,辛普劳于2011年9月启动合资建厂流程,全额承担设备升级费用,并将青石乡种薯纳入全球采购体系;若未达标,双方再协商是否延长试运营期或调整合作方案。
视频会议结束,会议室里的紧张氛围瞬间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激动与兴奋。小马兴奋地跳起来:“李乡长,咱们真谈成了!只要把薯条厂运营好,就能和辛普劳合资建厂,到时候青石乡的马铃薯可就真的要走向世界了!”
“这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接下来的建厂、运营,才是真正的硬仗。”李泽岚收起方案,眼中满是干劲,“老周负责联系设备厂家,下周就去山东实地考察设备,对比性价比和售后服务;小马负责招聘工人,优先考虑种薯种植户,让老乡们深度参与产业链;陈教授负责制定严苛的原料筛选标准,确保只有最优质的种薯才能进入加工环节。咱们分工明确、齐心协力,一定要把薯条厂建好、运营好!”
当天晚上,李泽岚来到王大爷家。王大爷听说要建薯条厂,还能去厂里上班,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脸上的皱纹都透着喜悦:“李乡长,我儿子一直在外地打工,要是薯条厂招人,我马上让他回来!在家门口上班,既能照顾家里,又能赚钱,可比在外头强多了!”
李泽岚笑着说:“王大爷,到时候不仅您儿子能回来,还会有很多老乡在家门口就业。等薯条厂运营好了,和辛普劳合资建厂,咱们青石乡就会有更多产业,老乡们的日子肯定越过越红火!”
离开王大爷家,李泽岚漫步在乡间小路,月光如水,洒在种薯田上,薯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变革欢呼。他掏出手机,给马克发了条短信:“感谢辛普劳的信任,青石乡全体干部群众一定会全力以赴,把薯条厂运营好,不辜负您的期待。”
没过多久,马克回了短信,还附上一张辛普劳薯条厂灯火通明的夜景图:“期待一年后看到青石乡薯条厂的优异成绩,更期待与你们携手,将青石马铃薯推向全球市场。”
李泽岚看着短信,心中满是憧憬。他深知,建设薯条厂的道路上,资金、技术、市场等难题如重重山峦,但只要团队众志成城、踏实奋进,就没有翻不过的山、跨不过的坎。而这座承载着全乡希望的小型薯条厂,不仅是辛普劳的“考验石”,更是青石乡马铃薯产业腾飞的“跳板”——只要稳稳跨过,就能迎来更为广阔、辉煌的未来 。
喜欢从窑洞到省府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从窑洞到省府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