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与美国2000多个农户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农户负责按标准种植马铃薯,我们负责提供种薯、技术指导和保底价收购。”辛普劳公司副总裁马克说,“我们会给农户提供‘种植方案’,比如种什么品种、什么时候播种、用多少肥料,农户只要按方案种,就能保证产量和品质;收购时,我们会根据马铃薯的品质分级定价,特级薯比市场价高10%,还会给按时交货的农户发‘履约奖金’。”
李泽岚立刻追问:“如果遇到自然灾害,农户减产了怎么办?”
“我们有‘风险共担’机制。”马克说,“如果因自然灾害导致减产,我们会给农户发放‘灾害补贴’,还会帮农户申请农业保险,确保农户不会因为天灾亏本。另外,我们每年会拿出利润的5%,用于农户的技术培训和种植设备升级,让农户和企业一起成长。”
这番话让李泽岚茅塞顿开——青石乡现在的农户入股模式,虽然绑定了利益,但在风险分担和长期激励上还有不足。他立刻在笔记本上写下“借鉴点:风险共担机制(灾害补贴+农业保险)、农户培训基金”,还画了个问号,标注“回去后和赵书记、小马讨论完善”。
苏晴抓住机会提问:“马克先生,辛普劳如何打造全球品牌?比如,如何让消费者认可你们的马铃薯产品?”
马克拿出一份品牌宣传册:“我们注重‘故事化’营销,比如在包装上印上合作农户的照片和故事,告诉消费者‘你吃的薯条,来自哪个农场、由哪位农户种植’;我们还会和快餐品牌、超市合作,举办‘马铃薯美食节’,让消费者体验不同的马铃薯吃法。另外,我们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比如用太阳能发电驱动加工厂,减少碳排放,这些都会通过媒体宣传,提升品牌形象。”
苏晴认真记录,心里已经有了报道思路——可以把辛普劳的品牌经验,和青石乡的“老乡故事”结合起来,让“青石马铃薯”不仅有品质,还有温度。
接下来的两天,考察团还参观了辛普劳的物流中心和销售总部。在物流中心,李泽岚看到马铃薯从加工厂出来后,会被立即送入恒温冷库(温度控制在2℃),然后通过冷链车运往全球各地,整个物流过程由智能系统调度,能精准计算运输时间和成本;在销售总部,他了解到辛普劳的市场布局——不仅与麦当劳、肯德基等快餐品牌合作,还开发了家庭装、餐饮装等不同规格的产品,覆盖商超、电商(2010年虽未普及,但已开始布局)等渠道。
每到一个地方,李泽岚都格外认真——在物流中心,他详细询问冷库的建设成本、冷链车的租赁价格,还拍了冷库的温控面板照片;在销售总部,他收集了不同规格的产品包装,询问销售人员“如何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规格”。苏晴则全程跟进,不仅拍下大量照片和视频,还对汤姆、马克等负责人进行了独家采访,挖掘他们对农业产业发展的看法,以及对中国乡镇企业的建议。
考察结束前一天晚上,李泽岚和苏晴在酒店房间整理资料。桌上摆满了笔记本、照片、宣传册和检测手册,李泽岚的笔记本已经写满了30多页,每页都有密密麻麻的字迹和标注;苏晴的相机里,存了200多张照片和10多个视频,还有5万字的采访录音整理稿。
“这次真是没白来。”李泽岚翻着笔记本,语气里满是兴奋,“组培苗的标准化、病毒快速检测、风险共担机制、品牌故事化营销,这些都是青石乡现在急需的。回去后,我先跟赵书记、陈教授开会,把能立刻落地的先推进,比如给组培中心加二维码追溯系统,申请农业保险;然后再慢慢完善深加工园区的规划,比如引进蒸汽去皮机,建恒温冷库。”
苏晴拿出一份写好的报道提纲:“我打算写三篇系列报道,第一篇写辛普劳的技术创新(种薯培育+深加工),第二篇写利益联结机制(企业与农户),第三篇写品牌与市场运营,每篇都结合青石乡的实际情况,提出可借鉴的经验。这样不仅能给其他乡镇企业参考,也能让更多人关注青石乡的马铃薯产业。”
李泽岚看着提纲,笑着说:“太好了!你的报道能帮我们‘发声’,让更多人知道青石乡,也能吸引更多合作机会。等回去后,咱们一起把这些经验落地,让青石乡的马铃薯产业,真的能像辛普劳一样,走得更远。”
窗外的月光洒进来,照亮了桌上的“青石马铃薯”品牌Logo设计稿,也照亮了两人眼里的期待。李泽岚知道,这次赴美考察,不是终点,而是青石乡马铃薯产业升级的新起点——他带回的不仅是笔记本上的文字、相机里的照片,更是推动产业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只要把这些“真经”用在实处,青石乡的脱毒马铃薯,早晚能走出陕北,走向更广阔的市场,老乡们的日子,也会像辛普劳合作的农户一样,越来越红火、越来越安稳。
睡前,李泽岚给赵书记发了条短信:“赵书记,这次考察收获很大,学到了很多实用的经验,比如组培苗追溯系统、风险共担机制,回去后咱们立刻开会研究,争取今年就把部分项目落地,让青石乡的产业再上一个台阶。”
没过多久,赵书记就回了短信:“好小子!好好休息,等你回来,咱们一起干!老乡们都等着你的好消息呢!”
李泽岚放下手机,闭上眼睛,脑海里浮现出青石乡组培中心升级后的场景——组培瓶上贴着二维码,技术人员用快速检测仪做病毒检测,老乡们拿着灾害补贴安心种植,深加工园区的生产线有序运转……这些画面,不是空想,而是即将实现的未来。他知道,只要保持着这份实干的劲头,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青石乡的“马铃薯梦”,一定能实现。
喜欢从窑洞到省府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从窑洞到省府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