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岚想起2008年除夕那天,王乡长的车后备箱里塞满了年货,他笑着说是“老乡们的心意”,现在才明白,这些“心意”都是用低保名额换来的。更让人齿冷的是,名单后附的公示底稿上,王乡长用铅笔写着“年后再贴,先让大家过个好年”——这一拖,就拖到了他调任,那些被冒领的低保金,自然没人再追究。
四、账外的“调动经费”
清理办公桌抽屉时,李泽岚在垫纸下发现张折叠的收据,抬头是“宜都县开发区办公室”,金额栏填着“伍万元整”,事由写着“项目协调费”,收款日期是2008年1月10日,签字人是王乡长,而付款方盖的章,竟是青石乡卫生院的财务章。
“卫生院去年刚搞完改造,欠着工程队十万块。”老郑不知何时站在门口,手里捏着本卫生院的账本,“王乡长当时说‘先从乡财政借五万给卫生院应急’,结果这笔钱根本没进卫生院账户,直接转到了开发区。”他指着账本上的记录,“同一天,王乡长的工资卡上多了笔四万八的汇款,备注是‘还款’。”
2008年1月正是县委研究干部调动的关键期。李泽岚将收据铺平,纸面的褶皱里还留着烟蒂烫出的小洞——像极了王乡长那些见不得光的操作,看似遮掩得严实,实则处处是破绽。
窗外的雪越下越大,赵书记踩着雪进来时,军绿色夹克上落满了白。“查得怎么样?”他拿起那份种薯合同,手指在“农资公司”几个字上捏得发白,“我就说这小子腊月里天天往县城跑不对劲,原来在忙这些龌龊事!”
李泽岚把所有材料按时间顺序排好,2007年12月到2008年1月,短短一个月里,种薯款、水渠款、低保名额、卫生院经费,每笔经王乡长手的钱都透着猫腻。这些问题像雪地里的冰碴,藏在看似平静的表面下,稍不注意就会硌得人鲜血淋漓。
他望着桌上那盆被冻得发蔫的仙人掌,突然觉得王乡长就像这温室里养出来的花,看着光鲜,根却早烂了。而他这个刚上任的代乡长,就站在2008年年初的寒风里,面前是一摊摊被雪盖住的烂账,身后是等着过好年的老乡——清理这些问题,或许比顶着风雪修水渠还要难,但他知道,必须得干,哪怕双手会被冰碴冻裂。
暮色漫上来时,李泽岚在笔记本上写下:“2008年2月15日,发现种薯采购、水渠工程、低保名单、卫生院经费均存在问题,涉及王乡长任职期间多项违规操作。”笔尖划过纸页的声响,混着窗外的风雪声,像在为这场迟到的清算,拉开序幕。
喜欢从窑洞到省府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从窑洞到省府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