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抽屉里拿出个硬壳笔记本:“以后接手任何工作,都记下来,谁交代的、时间、内容、结果,一条都不能少。不是不信人,是为了不背冤枉锅。”笔记本的扉页上,印着行小字:“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那天晚上,李泽岚在笔记本上补记了所有经手的工作。写到低保报告时,他想起赵书记说的“人心是杆秤,谁轻谁重,日子长了都能称出来”。窗外的月光照在办公桌上,周明远给的报告还摊开着,“农村低保应保尽保”那行字,被他用红笔圈了起来。
林薇加班路过他工位,放下一袋草莓:“我哥在农业局,说上次你帮李局长正名的事,人家记着呢。”她挤了挤眼睛,“马文涛想抢下周去红果村调研的名额,周主任直接点了你的名,说‘让李泽岚去,他熟悉情况’。”
李泽岚捏着草莓的手顿了顿,草莓的清香混着墨味钻进鼻子。他知道,机关里的弯弯绕绕,比青石乡的山路还复杂。但只要心里那杆秤不歪,手里的笔不偏,再难走的路,也能踩出踏实的脚印。
肖阳突然从背后拍了他一下,手里举着新做的交接登记表:“泽岚哥,我按赵姐说的,做了带复写纸的登记表,以后谁接手都得签字画押!”表格上的“接收人签字”栏,印得格外清晰。
李泽岚望着眼前的登记表,突然笑了。或许这就是成长——不是变得油滑世故,而是学会在复杂里守好简单,在精明中保持真诚。就像周明远手指上的疤,看着粗糙,却藏着最实在的温度。
喜欢从窑洞到省府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从窑洞到省府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