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尘土飞扬筑路忙,仙踪忽至心波漾
乡储蓄所的空气里,弥漫着农村抽旱烟味、人身上发出的汗味和一股旧纸币和墨水混合的独特气味。
头顶的老式吊扇有气无力地转着,搅动着午后沉闷的热浪。
当汪细卫将那张存单递进窗口、并告知提走五万块时,柜员小姑娘都愣了一下,抬头看了他一眼,又怯生生地望向里间主任办公室的玻璃门。
不出三分钟,夏衍主任的脸就铁青地从门后走了出来。
他手里捏着那张存单,像是捏着一张催命符,脸上的肥肉因为愤怒而微微颤抖。
“汪细卫!你这是什么意思?”夏衍的声音不大,但充满了压抑的火气,像一颗即将爆炸的煤球。
“存着钱,我们给你算利息,你好好的生意人,怎么就这么不会算账?现在贷款这么紧,你把钱全取走,贷款也不办了,你这是存心跟我们储蓄所过不去?”
在他看来,银行最好的生意就是两头吃:一头吸储,一头放贷,稳稳地赚取中间的利差。
汪细卫这一下,让他储贷两头都落了空,业绩报表上凭空少了一大块,他能不火大吗?
他见汪细卫只是平静地等着数钱,更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
便没好气地转向自己的副手秦茹芳,抱怨道:“小秦!看看你办的好事!这个汪细卫,做事太不实在,飘得很!当初让你多联系联系,你看看现在这结果!”
秦茹芳正在整理单据,听到这话,手里的动作一顿。
她缓缓抬起头,平日里温顺的眼神此刻却像淬了冰的针,直直地刺向夏衍。
“夏主任,这话我可不爱听。”
她的声音清脆而响亮,让整个储蓄所都安静了下来。
“当初人家汪老板亲自上门,又是递烟又是说好话,想办点贷款,你呢?你给人是什么脸色?把人家晾在一边,爱搭不理的。”
“现在人家自己想通了,不跟你这庙里借钱了,你又来抱怨我办事不力?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这番回怼又快又急,像一串连珠炮,打得夏衍一时语塞,脸涨成了猪肝色。
秦茹芳心里却是一片敞亮。
自从自家老公因为山货生意的事,在乡里坐稳了副乡长的位置,她腰杆子就比以前硬了不少。
更何况,眼前这个汪细卫,是自己儿媳妇的亲哥哥,如今又是乡里魏书记眼里的能人,是修路的大功臣。
她觉得自己身后站着的,是整个家族的底气。
自己没去主动找别人麻烦就不错了,还能继续受这自己主任的窝囊气?
她不再理会夏衍,汪细卫算是她的客户,她亲自给汪细卫办理了取款。
一沓沓崭新的大团结从点钞机里吐出来,散发出油墨的清香,堆在柜台上,五十沓凑一起看起来真的是壮观。
汪细卫对这场风波浑然不觉,或者说,他压根就没把这当回事。
他脑子里想的只有一件事:买水泥。这大宗交易,人家不认转账,只认现金。
他取了五万块,剩下的四十多万修路款稳稳地躺在存折里,根本没动。
至于老梅叔那十万砂石场的投资款,是砂石场的投资,没有和这里的款项混用。
玄云道长给的那个天文数字般的存折,更是他深藏不露的底牌。
他们一行人开着卡车,先是在县里建材市场转了一圈。
一问价格,汪细卫就直摇头。
不仅每吨要贵上三十块,而且一听他们要两百吨,店家都面露难色,说库存没那么多,得等调货。
“走,去市里!”汪细卫当机立断。
市里的水泥厂坐落在城郊,高大的筒仓像一排排巨人,空气中飘着淡淡的粉尘和机器的轰鸣声。
这里的规模和气魄,是县里那些小门面无法比拟的。
经过一番交涉,厂里的销售科长是个爽快人,拍着胸脯保证:“125一吨,童叟无欺!两百吨?小意思!我们这客户多,你得先付定金,我们好给你安排排产,但你们要自己拉货,我们不送。”
汪细卫二话不说,从帆布包里数出两万五现金,厚厚的一摞拍在桌上,看得销售科长眼睛都直了。
“钱你收好。运输的事,我自己有车。但是师傅们来拉货如何对接,您得安排好,我后面还得千多吨呢。”
汪细卫安排得井井有条,完全不像个第一次做这么大生意的农村青年。
他心里有本明白账。
一公里路,大概需要五百吨水泥,两公里就是一千吨。
这还只是第一期,一下子全拉回去,连堆的地方都没有。
更关键的是成本。125一吨,加上运费,成本能控制在150以内。
如果让厂里送到乡里,价格立马窜到180,光水泥一项,一公里就要多出近三万块!这工程本来就利润薄,省下的,全是纯利。
对接好一切,汪细卫才带着一身疲惫和满足回了家。
可他没想到,自己安静的家已经变成了一个热闹的大本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山里那点破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山里那点破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