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深,校园里的银杏树抖落一树金黄,铺就了一条通往教学楼的灿灿之路。期中考试的氛围,如同骤然降温的天气,带着一丝凛冽,笼罩了校园。
“银珠,这次数学最后一道大题你解出来了吗?”课间,一个戴着厚眼镜的女生凑过来,语气带着忐忑,“我总觉得我的思路不对。”
银珠从摊开的文学笔记中抬起头,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她刚刚在利用课间碎片时间,梳理从文学社借来的杂志上关于“社会派现实主义”的评论要点,准备今晚与阿爸的“编辑部”会议。听到同学的询问,她迅速切换回学生的角色,拿出草稿纸,温和地说:“我用了两种方法,一种是常规的导数求极值,另一种是结合几何意义,你看这里……”
她清晰地讲解着步骤,语速平稳,逻辑分明。周围几个同样被难题困扰的同学也不自觉地围拢过来,认真听着。
(穿越者意识:)“期中考试不能松懈,这是保持‘优等生’光环、积累‘奖学金’谎言资本的重要环节。好在高中数学内容早已吃透,稍加复习即可。”(原身银珠感受:)“能这样轻松地解答同学的难题,被大家信赖和围绕的感觉……以前从未想过。这都是努力学习的回报吧。”)
“哇,银珠,你好厉害!两种方法都想到了!”刚才提问的女生由衷赞叹。
“是啊,感觉银珠学什么都游刃有余呢。”另一个同学附和道。
银珠只是谦逊地笑了笑:“多做题,多总结而已。大家互相学习。”她注意到不远处,金珠正和她的闺蜜团站在一起,目光冷冷地瞥向这边,带着毫不掩饰的讥诮。银珠平静地收回视线,继续低头看自己的笔记,内心毫无波澜。(穿越者意识:)“金珠的敌意是常量,无需浪费情绪。当前优先级:稳定学业成绩,推进阿爸的连载计划,监控股市,警惕金珠可能的小动作。”)
放学铃声一响,银珠立刻收拾好书包。她今天要去文学社还书,并试图再“偶遇”一下崔志勋学姐,打听一下是否有杂志社在征集连载小说的消息。
文学社活动室依旧安静。银珠将上次借阅的杂志放回原处,目光在报刊架上搜寻着。幸运的是,她发现了一本新到的《月刊文学》,封面标题赫然是——“本期聚焦:短篇小说的结构张力与人物弧光”。
她心中一喜,正要取下,身后传来了熟悉的声音。
“郑银珠同学,你对这期专题感兴趣?”崔茉莉不知何时走了过来,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这期内容很有深度,几位评论家的观点也很犀利。”
“崔学姐,”银珠转身,礼貌地问好,“是的,我觉得无论是短篇还是长篇,结构和人物都是核心。尤其是想支撑起一个更长篇幅的故事,比如连载小说,对结构和人物成长的要求恐怕更高。”她顺势将话题引向了自己的目标。
崔茉莉挑了挑眉,显得有些意外:“哦?你已经在思考连载小说的问题了?志向不小啊。”她倚在书架旁,带着几分探讨的意味,“确实,连载需要更强的钩子和持续的魅力。我记得……好像《汉江文艺》最近在征集中型连载,题材偏向反映时代变迁下的市井人生,截稿期好像是下个月底?”他不太确定地回忆着。
(银珠内心:)“《汉江文艺》!市井人生!这和阿爸目前擅长的、以及我们正在构思的方向非常契合!真是重要的信息!”
她脸上适时露出惊喜和感激:“真的吗?谢谢学姐告知!我只是偶然想到这个问题,觉得连载对作者是更大的挑战和锻炼。”她顿了顿,拿起那本《月刊文学》,“这期杂志我可以借阅吗?正好想学习一下专家们对结构问题的看法。”
“当然可以。”崔茉莉点点头,看着银珠认真记下《汉江文艺》的名字,又补充了一句,“不过竞争很激烈,很多知名作家也会投稿。”
“我明白,谢谢学姐提醒。”银珠微微鞠躬,“只是想了解更多信息。”她没有暴露是为阿爸打听,这是她和阿爸的默契,也是保护。
离开学校,银珠先去了一趟证券营业厅。她谨慎地查询了股票账户。得益于对八十年末韩国几波牛市模糊记忆的运用,以及她小心翼翼、分批进出的操作,她秘密账户里的资金又悄然增长了一小截。她取出了一小部分作为生活费和阿爸可能的资金支持,大部分依然让它们留在股市里滚动。
(穿越者意识:)“资本是底气,是撬动未来的杠杆。必须稳健运营,不能贪心,也不能浪费这次重生的信息红利。”
回到家,气氛有些微妙。朴贞子坐在客厅里踩缝纫机,脸色比窗外的天色还要沉。金珠不在客厅,估计在自己房间。明元则趴在餐桌旁写作业,小脸皱成一团,似乎遇到了难题。
“我回来了。”银珠如常打招呼。
朴贞子头也没抬,只是从鼻子里“嗯”了一声,算是回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韩娱银珠:逆袭医路,重塑家门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韩娱银珠:逆袭医路,重塑家门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