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喇昆仑的雪风还没刮到地下研发基地,可实验室里的空气却比高原寒冬更冷三分。凌晨两点,数据中心的应急灯突然闪了三下红光,像是被什么东西掐住了喉咙的预警器,连嗡鸣都透着慌张。负责夜间值守的技术员小张盯着屏幕上跳红的 “数据包丢失” 提示,手指在键盘上敲得飞快,额角的汗却顺着鬓角往下滑 —— 这已经是三天里第三次核心数据出问题了。
“张哥,怎么样?还能恢复吗?” 刚换班的小李端着热咖啡进来,见屏幕上一片混乱的代码,手里的杯子都晃了晃。小张揉了揉发酸的眼睛,声音带着熬夜的沙哑:“难!上次丢的是能源模块参数,这次直接是‘天链’的中继频率算法,都是压箱底的东西。安保部查了三次,除了说‘系统偶发故障’,啥也没查出来。”
这话刚落,茶水间的方向就飘来几句压低的议论,像带刺的蛛丝,悄摸摸缠过来。“你说这事儿邪门不?每次丢数据都卡在研发关键节点,哪有这么巧的‘偶发故障’?”“我听老吴说,问题可能出在‘寰宇图谱’上 —— 你想啊,那玩意儿来历一直没说透,万一它自己出了漏洞,或者……”“别瞎猜!苏总工把图谱当半个命护着,你这话要是被她听见……”
“听见又如何?” 苏念的声音突然从门口传来,吓得那两个窃窃私语的技术员猛地转身,手里的纸杯 “哐当” 砸在桌上。她穿着一身深灰色工装,长发用发夹挽在脑后,脸上没什么表情,可那双眼睛亮得像淬了冰的星子,扫过两人时,连空气都仿佛凝住了。“研发靠的是数据说话,不是靠舌头嚼舌根。三人成虎,众口铄金,你们都是搞技术的,该懂‘没有证据的猜测,比病毒更伤团队’的道理。”
两人脸涨得通红,低着头喏喏道歉,苏念却没再追究,只是让小张把近三天的系统日志导进她的终端,转身走向自己的办公室。走廊的灯是感应式的,她走过去才亮起,长长的影子拖在身后,像被夜色缠住的藤蔓 —— 她早有预感,自 “天链” 方案通过那天起,这地下基地里就藏了双眼睛,只是没想到对方动作这么快,还选了最阴损的招:不直接破坏设备,而是偷数据、散流言,想先搅乱人心。
办公室的门刚关上,敲门声就响了。进来的是李明,他手里攥着个 U 盘,脸色比白天难看不少,刚坐下就急声道:“念姐,刚才我去资料室拿图纸,听见几个军方派来的专家在议论,说…… 说‘图谱’可能是‘定时炸弹’。他们说上次化工区救火,图谱能抗千度高温就透着古怪,这次数据丢包,说不定是它在‘选择性泄密’。”
苏念正对着屏幕上的日志出神,闻言指尖顿了顿,却没回头,只是指了指窗外 —— 基地外的夜色浓得化不开,只有几盏探照灯的光在雪地上扫过,像孤独的哨兵。“明子,你跟我多久了?”“快三年了,从‘苍穹之心’刚成立就跟着您。”“那你该知道,图谱每次推演,都会把过程日志自动加密存档,就算是我,想改一个参数都要过三重验证。”
她转过身,拿起桌上的搪瓷杯,杯身上印着的 “自力更生” 四个字已经有些磨损 —— 这是她刚创业时买的,陪她熬过了最难的日子。“古人说‘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我信图谱,不是因为它有多神奇,是因为它的每一次推演,都在为咱们国家的军工铺路。这次的事,是有人在声东击西:一边偷数据,一边把脏水泼给图谱,想让咱们自乱阵脚,好趁机浑水摸鱼。”
李明还是有些担心:“可现在团队里人心惶惶,连有些老技术员都开始动摇了……”“动摇很正常,” 苏念打断他,打开图谱界面,屏幕上的数据流像星河般流转,“但咱们不能跟着慌。兵法里说‘兵不厌诈’,既然对方想玩阴的,那咱们就陪他玩玩 —— 设个钓局,让他自己跳出来。”
她指尖在屏幕上划过,调出 “天链” 的核心算法框架,然后故意在几个关键参数上做了 “漏洞”,又植入了一段隐形追踪程序 —— 这段程序藏在代码最底层,只有当文件被复制到外部设备时,才会自动发送定位信号,而且会伪装成普通的系统报错信息。“你看,这假文件看起来跟真的没两样,甚至比真文件还‘完整’—— 我加了几个看似关键的‘优化方案’,懂行的人一看就会心动。”
李明眼睛亮了:“念姐,您是想把这文件当诱饵?”“没错,” 苏念点头,将假文件加密后存入服务器的 “核心目录”,还特意设置了一个 “轻微权限漏洞”,让内鬼能 “刚好” 破解,“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对方既然这么想要‘天链’的数据,肯定不会放过这块肥肉。咱们只要等着,看谁会咬钩。”
正说着,秦风的电话打了过来,语气里带着几分凝重:“苏总工,刚才接到安保部汇报,实验室昨晚有未授权的访问记录,虽然没成功,但对方的手法很专业,不像普通间谍。” 苏念把设钓局的计划跟他说了,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随即传来秦风的笑声:“好一个‘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我这就让国安的人配合你,把追踪信号接入军方的卫星系统,保证他跑不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的黑科技无人机横扫全球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我的黑科技无人机横扫全球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