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战场的捷报还在科技圈激荡回响,标准制定的话语权刚攥紧手中,苍穹之心的无人机早已载着 “中国智造” 的荣光,在全球版图上写下一个又一个热血传奇。从南亚测绘的精准破局,到非洲反盗猎的生死守护,这些钢铁翼手早已不是冰冷的机器,而是化身为穿梭天地的守护者。可谁也未曾料到,下一场惊心动魄的使命,竟落在了祖国最凛冽的雪域高原之上。
“报告!藏北那曲地区突发特暴雪,安多县下辖五个乡镇已完全失联!”
清晨的苍穹之心应急指挥中心,急促的警报声划破了往日的宁静。大屏幕上,卫星云图正显示着一片触目惊心的白色 —— 那是厚度超过半米的暴雪带,如同一条肆虐的银蟒,死死缠绕着海拔四千五百米以上的高原腹地。
“具体情况!” 苏念快步走到屏幕前,指尖在触控屏上滑动,调出更详细的地形数据。她眉头紧锁,高原地区本就气候恶劣,此刻的暴雪更是雪上加霜,“道路中断情况如何?通讯基站损毁严重吗?”
“根据西藏应急管理厅传来的消息,国道 219 线多处发生雪崩,最严重的路段被厚达三米的积雪掩埋,大型救援车辆根本无法通行。” 应急专员语速飞快,声音里带着难掩的焦急,“三个村级通讯基站被暴雪压垮,剩下的也因供电中断陷入瘫痪,现在只能靠卫星电话断断续续传回零星求救信号。”
屏幕切换到现场画面,那是当地干部用卫星设备拍摄的影像:漫天飞雪如同撕碎的棉絮,在狂风中狂舞,能见度不足五米。牧民的帐篷被积雪压得变形,牛羊群在风雪中惊恐乱窜,几位穿着厚重藏袍的老人正抱着冻得瑟瑟发抖的孩子,眼神里满是绝望。
“最紧急的是,偏远的岗巴村有三位老人突发高原肺水肿,急需抗生素和氧气瓶;还有隆格尔乡的小学,两百多个孩子的御寒衣物和粮食只够维持三天!”
“屋漏偏逢连夜雨啊!” 刘工在一旁重重叹了口气,他曾参与过高原设备的研发,深知在这种环境下救援的难度,“这鬼天气,别说直升机了,就算是经验最丰富的当地向导,也不敢贸然进山。”
正如刘工所言,传统救援在此时已陷入绝境。直升机受限于恶劣天气,起飞即面临失速风险;地面救援队徒步前行,每小时最多只能推进两公里,等抵达灾区至少需要三天 —— 可岗巴村的老人,根本等不起三天。
“难道就眼睁睁看着?” 年轻的技术员小张攥紧了拳头,眼中满是不甘,“咱们的无人机能不能上?”
这话一出,指挥中心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苏念,她手中的笔悬在笔记本上,迟迟没有落下。高原救援,对无人机的性能是极致的考验:零下三十度的低温会让电池活性骤降,强风会撕裂机身结构,复杂的地形更是会干扰导航信号。此前苍穹之心的无人机虽在多地建功,但面对如此极端的环境,谁也没有十足的把握。
“‘雪鸮’的测试数据怎么样?” 苏念突然开口,目光转向研发部负责人。
“雪鸮” 是苍穹之心三个月前刚定型的高原型长航时无人机,专为高海拔环境设计,机身采用了新型耐寒复合材料,动力系统也经过低温优化。但这款机型还未进行过实战部署,所有人心里都没底。
“理论上,雪鸮能在零下四十度环境下正常工作,抗风等级达到十二级,搭载的双模导航系统能在复杂地形中保持精准定位。” 研发负责人快速调出数据,“但实战中会遇到什么突发情况,我们无法预估。”
苏念走到窗边,望着窗外初升的朝阳,脑海中浮现出那些被困牧民和孩子的脸庞。她想起了创业初期的誓言 —— 科技不仅要追逐商业价值,更要守护生命的重量。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苏念猛地转身,声音铿锵有力,“现在灾区的同胞正在生死线上挣扎,我们没有时间犹豫!立刻启动‘雪域飞鸮’应急救援计划,调派十架雪鸮无人机,携带药品、物资和通讯中继设备,一小时后从拉萨临时起降点出发!”
命令下达,整个苍穹之心瞬间进入战时状态。仓库里,技术人员正争分夺秒地为雪鸮安装耐寒电池和保温舱;医疗组的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将药品和氧气瓶固定在货舱内,每一个包裹上都贴了醒目的红色标签;导航团队则在紧张地规划航线,避开雪崩高发区和强气流带。
“电池保温套一定要检查仔细,零下三十度可不是闹着玩的!” 刘工亲自上阵,蹲在地上为无人机做最后的调试,“还有通讯模块,把备用天线也装上,确保能和指挥中心实时联动。”
上午十点,拉萨贡嘎机场临时起降点。十架雪鸮无人机如同银色的猎鹰,整齐地停在跑道上。机身流线型的设计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机翼下挂载的物资舱和通讯设备,彰显着它们此次使命的沉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的黑科技无人机横扫全球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我的黑科技无人机横扫全球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