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收拾好摊位,牵着牛车往县城热闹的街市走去。
刚拐过街角,一股浓郁的卤香味就飘过了,只见街口的卤味摊支着大铁锅,卤汁在锅里咕咚咕咚冒着泡,肥瘦相间的卤肉、肥厚的卤猪耳朵、香喷喷的卤猪下水码在木盆里,旁边木架子上还挂着几只卤鸭,颜色鲜艳,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
阿爹咽了咽口水,拉着大伯凑过去:“老板,每样都给我包一份!一家老小还没尝过这卤味呢。”
店家麻利地用油纸裹好,,笑着说:“客官是懂吃的!这卤肉回家热一热更入味,买这么多,送多你一截肥肠。”
永安和永平凑在旁边,眼睛直盯着竹笼里的卤鸭,直到阿爹塞给他们一块卤豆干,才满意地嚼了起来。
往前走没几步,就见一家米铺的伙计正搬出白花花的大米倒进木桶里。大伯想起家里的糙米快吃完了,便停住脚步:“掌柜的,糙米多少钱一斤。”
伙计扛着米袋应道:“糙米六文,精米十文。”
大伯思考片刻:“各来两百斤,回家掺着吃。”
伙计扛着米袋往牛车上放时,阿爹又瞥见墙角堆着的面粉:“再来一百斤面粉,可以包饺子吃。”
买完米路过布庄时,里面挂着的布料像彩色的瀑布。蓝的绿的红的紫的五颜六色的。
永平哥伸手摸了摸一匹水绿色的细布,这布又软又滑,布庄掌柜连忙上前:“这位客官好眼光!这是江南来的细棉布,透气不闷汗,给家里女眷做衣服那是最合适不过了。”
大伯也凑过来,捏了捏旁边的藏青色粗布:“这布结实,家里小子做件短褂,上山采货耐穿。”
几日一合计,家里人多,干脆水绿、粉红、月白、鹅黄的细棉布各挑了两三匹,藏青、深灰、深蓝的棉布也拿了好几匹。
掌柜的见他们买得多,笑着从柜台下翻出一摞碎布头:“这些都是剩下的碎布头,您拿回去给娃做个小荷包、缝鞋子都行。”
买完布料,阿爹盯着隔壁首饰铺子发呆。他想起自家娘子只有一支磨得发亮的木簪子,便推门进去:“掌柜的,有没有适合中年妇人戴的簪子?”
掌柜的拿出一支雕着缠枝莲的银簪,簪头的莲花花瓣纹路清晰,还坠着颗小小的银珠:“客官您看,这簪子戴着有分量,还不张扬。”
阿爹拿在手里掂了掂,又让掌柜的多拿几支——给阿奶的是刻着福字的,给大伯娘和自己媳妇的是有花朵的,连刚进门的大嫂也有一支。
永安嚷着要给姐妹们买银手镯,掌柜的便拿出三对光面银镯,镯口还能调节大小。
然后又眼馋柜里挂着的铜铃铛,伸手拨了拨,“叮铃叮铃”的响声清脆,大伯见状笑着说:“买两个挂在牛脖子上,往后走山路,听着响就知道牛在哪,也能吓走些小野兽。”
最后一站是糕点铺,刚进门就被甜香裹住。木柜上摆着桃花酥、山药枣泥糕、芝麻糖,还有永安从没见过的云片糕,薄得能透光。
阿爹每样都称了点,还特意多买了两盒芙蓉糕:“特意带回去给阿奶的。”
永安偷偷抓了块桃花酥塞进嘴里,酥皮掉了一地,被阿爹笑着拍了下手背:“慢些吃,回去给弟妹们留着。”
采购完已是夜幕降临,四人拎着大包小包回到客栈。永安和永平挤在一张床上,还在兴奋地数着今天买的东西。
永安还在摸着铜铃铛。大伯坐在桌边喝着茶,跟阿爹盘算着:“县城的大户人家多,山货也好卖,往后得让乡亲们多采点山货,咱多收些给乡亲们价格高一点,让乡亲们今年过个肥年。”
阿爹点点头,掰着手指头算:“明儿回去就跟乡亲们说,采山货必须结伴,青龙山深处有野猪、野狼,千万别单独行动。还有菌子,不认识的绝对不能采,去年山那边的村子就有人误食毒菌子没了。”
第二日天刚亮,四人就牵着牛车往村里赶。牛脖子上的铜铃铛随着车轮滚动叮当作响,惊飞了路边的麻雀。
快到家时,远远就看见桃丫和月妍趴在院门口四处张望,两个小丫头一看见牛车就蹦着喊:“永平哥!永安哥!你们回来啦!”
声音刚落,家里人就都围了过来,阿奶健步如飞走在最前面,阿娘和大伯娘手里还拿着没纳完的鞋底。
大家挤进堂屋里,阿爹把装卤味的油纸包放在桌上,笑着说:“这次去县城,山货全卖光了,还跟‘福兴楼’的掌柜定了长期的生意——以后每五日,咱先把攒下的山货送到镇上的酒楼;每十日,再送一批去县城的福兴楼,掌柜的说了,有稀罕的野味他们也收,给的价还不低呢。”
永吉永祥刚从后山回来,裤脚上还有草籽,一听野味眼睛就亮了:“咱在青龙山那边套到过野猪、野羊!前阵子还看见过几只野兔子,要是多挖几个陷阱,肯定能套着。”
阿爷坐在椅子上,磕了磕烟袋锅:“秋天的猎物是最肥美的时候,皮光肉滑的。不过挖陷阱得选好地方,别伤着上山采货的乡亲。”
这边正说着,永平已经从牛车上搬东西了。阿奶看着牛车上堆得像小山似的布匹,伸手摸了摸水绿色的细布,又拍了拍阿爹的胳膊:“老二,咋买这么多布哟?家里上次买的还没裁完呢,不懂得节省一点。”
阿爹笑着没说话,从布包里拿出那几支银簪,递到阿奶手里:“娘,这是给您的,您戴戴看合不合适。”阿奶接过银簪,手指摩挲着上面的福字,嘴角忍不住往上翘,却还是嘴硬:“我这一把年纪,戴什么银簪子,给年轻人戴才好。”
阿娘接过缠枝莲银簪时,眼眶有些红,她把簪子插在发髻上,摸了又摸然后笑着说:“这簪子真好看,比我这这木簪子气派多了。”
大伯娘也拿着簪子跟阿娘比:“我的这支也好看,往后去镇上赶集,也能臭美一回。”
大伯这时拎着三个银手镯走过来,递给桃丫、月妍和大嫂的女儿:“给女娃们的,戴着玩。”桃丫立刻把镯子套在手腕上,跑到院子里转圈。
阿爹又把竹筐里的卤味和糕点拿出来,阿娘赶紧去厨房热卤味,永安则把糕点分给弟妹们。一家人围着东西说说笑笑。
喜欢穿越古代的捡山货日常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穿越古代的捡山货日常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