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能成为皇后,容貌理应不会太差。但这种推论,虽有一定道理,却仍站不住脚。刘禅迎娶张飞女儿时,刘备尚在人世。刘备为儿子选太子妃,首要考虑的必然是身份,而非容貌。
这位张皇后,父亲是蜀汉开国元勋张飞,母亲是夏侯氏,往上可追溯到西汉开国元勋夏侯婴,有着双重开国元勋的家世,这才是以太汉正统自居的刘备选其为太子妃最充分的理由。
况且,即便张皇后貌美,也不能就此推断张飞必然是美男子。
(二)猛将特质:史书中的“万人敌”
尽管张飞的相貌在史料中是空白,但他“猛将”的特质却有明确记载。陈寿在《三国志》中评价张飞“雄壮威猛,亚于关羽”,还称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
周瑜也曾向孙权上表,称刘备有枭雄之姿,又有关羽、张飞这样的熊虎之将,必定不会久居人下。
在刘备创业早期,张飞之所以没什么战绩,是因为刘备势力弱小,张飞独自领兵的机会极少,战功大多算到了刘备头上。随着刘备势力的发展,张飞的“猛”逐渐显露。
他曾被拜为中郎将,这是正史上张飞获得的第一个朝廷公职。在汉代,中郎将本有掌管皇家卫队之权,但到了汉末三国时期,由于被封的将军太多,中郎将成了中下级军官的职位。
即便如此,这一官职也见证了张飞在军事领域的起步。此后,张飞一直追随刘备,无论是投靠袁绍,还是依附刘表,都忠心耿耿。
(三)性格缺陷:暴躁与“暴而无恩”
张飞的性格存在明显缺陷,他“暴而无恩”,这一点在正史中也有体现。陈寿总结关羽和张飞的缺点时,称关羽“刚而自恃”,张飞“暴而无恩”,两人都因自身的短处而遭遇失败,这是“礼数之常”。
刘备也察觉到了张飞的这个问题,曾劝诫他:“爱卿刑杀过于频繁,还总鞭打手下士卒,可将领终究需要部属辅助,你这样下去恐怕会招来灾祸啊。”
但张飞根本没把刘备的劝诫放在心上,依旧我行我素,最终也正因如此,栽在了部将手中。
后世文人以此为素材进行创作,让贪财好贿的督邮成了第一个被张飞怒鞭的人。而在正史上,怒鞭督邮的其实是刘备。《三国演义》中还设计了张飞喝酒后怒鞭吕布岳父曹豹,导致曹豹勾结吕布夺取徐州的情节。
在《三国志》中,是下邳守将曹豹反叛,迎接吕布。裴注引《英雄记》记载,当时吕布率兵袭击下邳,张飞与下邳相曹豹不和,张飞杀了曹豹,城中大乱,许耽引吕布入城,张飞被吕布击败,丢了下邳和刘备的妻子。
《三国演义》通过对史料空白处的艺术补充,让张飞“暴而无恩”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丢徐州一事也成了张飞因暴躁打人而“取祸之道”的首次体现。
五、经典战役:长坂坡的史实与演义
(一)正史中的长坂坡断后
《三国演义》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张飞在长坂坡的英勇表现,而这一情节在正史上确有其事。据《三国志·张飞传》记载,曹操率军追击,刘备狼狈到抛妻弃子的地步。危急关头,张飞率领二十名骑兵断后。
他“据水断桥,瞋目横矛”,大喊:“我是张益德,谁敢来和我决一死战!”敌军都不敢靠近,刘备等人这才得以脱险。
(二)演义的艺术加工与细节虚构
演义对这一史实进行了艺术加工。比如,虚构了被张飞喝死的夏侯杰,以及张飞面对的是曹操的精锐部队——虎豹骑。
在正史中,虎豹骑是曹操麾下极其精锐的骑兵,由曹氏将领统帅,《魏书》记载这支部队“皆天下骁锐,或从百人将补之”,曹纯是其统帅之一。
建安十三年(208 年)曹操挥师南下时,曹纯就率领虎豹骑追击刘备至长坂,“获其二女辎重,收其散卒”。由此可见,当时追击刘备的很可能就有虎豹骑,但张飞仅率二十骑,就能让这支精锐之师“皆无敢近者”,其“猛”的特质尽显,丝毫不逊色于演义中喝死夏侯杰的表现。
(三)武器:丈八蛇矛的历史溯源
演义中,张飞使用丈八蛇矛广为人知。在正史的相关记载中,从张飞“瞋目横矛”的描述可知,他使用的武器确实是矛。
那么,张飞有没有可能使用类似丈八蛇矛的武器呢?答案是有可能的。云南博物馆藏有一柄出土于云南晋宁石寨山的汉代蛇形铜叉,其形状虽不如演义中的丈八蛇矛复杂,金属矛头也短很多,但与丈八蛇矛的蛇首部分十分相似。
既然张飞用矛有史可查,而蛇形铜叉的矛头又确实存在于汉代,那么张飞完全有可能使用这种蛇矛,这也可算作“丈八蛇矛”的历史原型。
喜欢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