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如烟赴任安丰郡守的消息,在这片饱受豪强盘剥、吏治腐败的土地上炸开了锅。
有人嗤之以鼻,认为李晨无人可用,竟派个女人来充数,简直是天大的笑话;有人冷眼旁观,准备看这女流之辈如何在这泥潭里挣扎;更有人摩拳擦掌,盘算着如何给这位新郡守一个下马威,让她知难而退。
郡守府衙门前,柳如烟一身素雅官服,虽难掩女子柔美,眉宇间却自带一股不容侵犯的威仪。
她并未急着升堂问事,而是带着张风及几名精干文吏,一头扎进了堆积如山的旧日卷宗库房。
“查!重点查近三年赋税征收、库银出入、工程账目,尤其是与地方乡绅钱粮往来!”柳如烟声音清冷,目光锐利如刀。她要先从这故纸堆里,找到撬动安丰僵局的支点。
第一把火,便在众人猝不及防间,烧向了吏治。
三日后,郡守府正堂。柳如烟端坐明镜高悬匾额之下,下方站着惴惴不安的郡府大小官吏,以及被“请”来的几位本地有头有脸的乡绅,其中便有之前与钱不多交好、在李晨杀鸡儆猴后暂时收敛,却依旧暗中观望的乡绅头目,赵德柱。
柳如烟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让书记官宣读了几份核查出的问题卷宗。其中一份,涉及仓曹佐吏孙淼,在去岁修缮官仓时,虚报用工用料,贪墨钱粮高达三百两;另一份,则指向户曹吏员与赵德柱名下田庄,在田赋征收中存在“猫腻”,将本该由赵德柱承担的部分赋税,转嫁到了周边小户头上。
“孙淼,赵员外,对此,尔等有何话说?”柳如烟目光平静地扫过面如土色的孙淼和眼神闪烁的赵德柱。
孙淼噗通一声跪倒在地,磕头如捣蒜:“郡守大人明鉴!小人……小人一时糊涂啊!”
赵德柱强自镇定,拱手道:“柳郡守,此必是下面胥吏办事不力,出了差错,赵某实不知情。至于赋税之事,历年皆是如此办理,乃是惯例……”
“惯例?”柳如烟轻轻打断,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寒意,“损公肥私,盘剥小民,便是你安丰郡的惯例?孙淼贪墨,证据确凿,革去职司,押入大牢,依律论处!所贪钱粮,追缴充公!赵员外既称不知情,本官便信你一回。但转嫁赋税,致使小民困苦,终究与你田庄有关。限你三日之内,将去年多收的赋税,连本带利,退还各户!否则,莫怪本官按《潜龙新律》,治你一个盘剥乡里之罪!”
赵德柱脸色一阵青一阵白,还想争辩,却见柳如烟身后按刀而立的张风目光冰冷地扫来,又想到李晨在安丰郡段杀赖三、钱不多的狠辣,顿时把话咽了回去,咬牙躬身:“……赵某,遵命!”
这场雷厉风行的处置,如同一声惊雷,震得整个安丰官场和乡绅圈子目瞪口呆。谁也没想到,这看似柔弱的女子,下手竟如此果决狠辣!第一把火,烧得官吏胆寒,乡绅收敛。
紧接着,柳如烟点燃了第二把火——兴修水利,直指民生根本。
安丰郡有一条安丰河,滋养两岸田地,但下游水利年久失修,河道淤塞,每逢春夏多雨,便泛滥成灾,淹没农田;到了秋冬少雨,又因上游被几家大户私自筑坝截流,导致下游村落灌溉困难。
柳如烟亲自带着人沿河勘察,靴子上沾满了泥泞。在一个叫小王村的村落,她见到了一位名叫王老五的老农。王老五家的田就在河边,去年被水淹了,颗粒无收,老伴又病重在床,家中早已揭不开锅,全靠这次以工代赈修路,才勉强混口饭吃。
“郡守大人,您……您真是来修河的吗?”王老五跪在田埂上,老泪纵横,“若能修好这河,让我们下游的村子能有水浇地,饿不死人,小老儿……小老儿给您立长生牌位啊!”
看着老人枯瘦的手和浑浊眼中那点微弱的希望,柳如烟心中酸楚,更坚定了决心。她扶起王老五,郑重承诺:“老人家请起。此河必修!不仅要疏浚河道,加固堤坝,还要订立章程,合理分配水源,绝不容许有人私自截流,罔顾下游民生!”
柳如烟的行动力极强,立刻从以工代赈的民夫中抽调人手,组建河工队,并请来了墨问归短暂指导,利用一些简易的杠杆、滑轮工具,提高效率。同时,她颁布《安丰河用水管理条令》,明确上下游用水权利与义务,派专人巡查,严厉打击私筑水坝行为。
此举自然触动了上游几家大户的利益,以赵德柱为首的多名乡绅联名上书,言辞激烈,声称柳如烟“与民争利”,“破坏乡约”。柳如烟直接将诉状压下,对前来探口风的赵德柱冷冷道:“本官争的是万千黎民生存之利,护的是朝廷法度!若有人敢阻挠水利,便是与万千饥民为敌,与潜龙布政司为敌!赵员外可要掂量清楚!”
面对柳如烟的强硬态度和柳如烟背后李晨的威慑,赵德柱等人终究没敢硬抗。水利工程得以顺利推进,下游如王老五一般的农户,终于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第二把火,烧暖了无数贫苦百姓的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饥荒年代:我要养村里30个女人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饥荒年代:我要养村里30个女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