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上,朱迪钠的讲述还在继续。
“咱们这位汉王殿下,童年、少年乃至青年时代,基本上都是在应天京城度过的。说起来,他们老朱家这几房的孙子辈,当时在京城也是分圈子的。”
画面配合地出现了一些模糊的少年身影,似乎在学堂,又似乎在街市。
“像懿文太子家的朱允炆,秦王家的朱尚炳,晋王家的朱济熺,这几位世子爷,关系走得比较近。”朱迪钠语气随意地划分着,“而咱们的主角朱高煦呢?他跟晋王家的次子朱济熿,还有周王家的次子朱有爋(xūn),玩得那叫一个投缘。”
他嘿嘿一笑,意味深长地补充道:“这几个,可都不是什么安分守己的主儿,用后世的话说,多少带点‘问题儿童’属性。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嘛。”
偏殿内,徐妙云刚刚平复一些的心绪又被揪紧了。她未来的次子,在京城不仅没能与皇太孙朱允炆等交好,反而跟那些名声不佳的宗室子弟混在一起?这让她这个做母亲的,如何能不忧心?她下意识地看向怀中懵懂无知的长子,又抚了抚那平平的小腹,只觉得肩上的担子又重了几分——不仅要护住炽儿的健康,还得设法引导未来那个桀骜不驯的次子走上正途才行。
奉天殿外,昨天才到应天的晋王朱棡和一直留在应天的周王朱橚的脸色都有些不太自然。天幕早就点名了他们家那两个“混世魔王”,连带他们这当老子的脸上也无光。朱元璋的目光淡淡扫过他们,让两人更是头皮一紧。
“时间一晃,到了洪武二十八年。”朱迪钠的声音将众人的思绪拉回,“正式的册封下来了。”
天幕上仿佛有金光闪过,浮现出两份册宝的虚影。
“燕王长子朱高炽,受封燕世子!名正言顺的燕王继承人!”朱迪钠的声音拔高,带着一种宣告的意味。随即,他的语气稍微平缓了一些,“而次子朱高煦,受封为高阳王。一个郡王爵位,似乎也预示着他此生,与那燕王之位彻底无缘了。”
画面里,出现了两个青年的模糊轮廓。一个体型宽厚,穿着世子的礼服,沉稳而立;另一个则身形矫健,穿着郡王袍服,眉宇间似乎带着几分不羁。
“不过,咱们的高阳王殿下,对此好像并不在意。”朱迪钠话锋一转,“因为他找到了更广阔的天地——草原!从受封那时候起,他就喜欢跟着自己的父王,深入漠北,去打蒙古人!马背上刀光剑影的生活,可比在京城当个规矩郡王刺激多了!”
“而燕王朱棣呢,”朱迪钠的声音带上了一丝理解,“他虽然给不了这个更肖似自己的儿子燕王之位,但显然,是想将朱高煦培养成自己在军事上的接班人,成为未来燕藩最锋利的战刀。毕竟,燕世子的体重……嗯,大家懂的,决定了他很难亲自披甲上阵,冲锋陷杀。”
奉天殿前,朱棣的嘴唇抿成了一条直线。天幕中的描述,与他内心深处的某种期望不谋而合。一个仁厚守成的世子,一个勇猛善战的次子,若能相辅相成,于国于家,岂非美事?他不由自主地再次看向太子朱标,心中那份被父皇严厉压制下去的、关于“继承人能力”的权衡,再次悄然泛起微澜。只是这一次,他隐藏得更深。
“然而,好景不长。建文帝登基,削藩开始了!”朱迪钠的语气变得紧张起来,“作为钳制诸位藩王叔父的重要手段,燕王的三个儿子都被扣在应天,成了人质!”
画面变得压抑,仿佛有乌云笼罩。
“不过,建文帝朱允炆的算盘打得也挺精。他显然是打算,万一真要动燕王,就立那位以‘仁厚’闻名的燕世子朱高炽为新燕王,以此来安抚北平人心,瓦解燕王势力的抵抗意志。”
“但作为燕王次子的朱高煦,可不想留在京城当砧板上的鱼肉,他一心只想逃回北平,回到父王身边,回到他能施展拳脚的战场!”朱迪钠的语速加快,“于是,明史上留下了非常戏剧性的一幕——”
天幕画面变得生动起来,似乎是一个清晨,城门刚开,一个青年身影焦急万分。
“就在建文帝刚刚下旨,假借让燕王三个儿子回北平照顾他们‘生病’的父亲(其实是朱棣装疯)这个机会,准许他们离开京城之时。归心似箭的朱高煦,为了能够更快地跑回北平,居然……偷了自己亲舅舅魏国公徐辉祖的战马!然后一路打马如飞,头也不回地往北狂奔!”
“噗嗤——”
天幕下,勋贵队列里,有几个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老杀才一时没忍住,低低地笑了出来,又赶紧憋住,肩膀却还在耸动。
“这小子……有种!”
“像他爹,够浑!”
“什么偷不偷的,我看呐,八成是徐辉祖那小子故意睁只眼闭只眼,那时候他姐夫不还没扯旗嘛……”
低声的议论在勋贵圈子里传递,他们并不觉得这行为有多十恶不赦,反而带着点看自家淘气后辈胡闹的宽容,甚至隐隐觉得,这很符合一个将门虎子、藩王次子在该溜的时候果断溜掉的作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种死法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种死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