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更引人注目的,是体型肥胖、行动已显不便的世子朱高炽。他并非以勇武示人,而是以一种近乎悲壮的方式,激励着守城的将士。只见他怀中紧紧抱着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婴儿,站在垛口之前,对着浴血奋战的守军,声音嘶哑却无比坚定地高喊:
“将士们!北平在,我们在!若城破,我朱高炽,必抱吾儿,从此处一跃而下,绝不受辱!燕王府,没有苟活之人!”
这一幕,充满了悲情与决绝。一个胖世子,一个婴孩,与一座危城,形成了极其强烈的视觉冲击,极大地激发了守军死战到底的决心。
然而,后世网友们的关注点,却诡异地从惨烈的守城战,迅速转移到了朱高炽怀里的那个婴儿身上。
弹幕瞬间被关于这个孩子出生年份的争论淹没:
【网友“考据派1号”发言:根据《明史》记载,宣德帝朱瞻基生于洪武三十一年二月初九!】
【网友“时间线推理家”立刻反驳:不对!如果生于洪武三十一年,北平之战开始于建文元年八月份,他都一岁半了,怎么可能还被抱在怀里?应该会走路了才对!这明显是个刚出生不久的婴儿!】
【网友“逻辑大师”分析:没错!朱高炽是代替父亲在南京为洪武帝守孝期间,让妻子怀孕的。所以这个孩子应该怀于洪武三十一年,生于建文元年!只是后来为了掩盖其在服丧期间生育的“不孝”行为,官方记载可能修改了出生年份!】
这个推论一出,天幕下的洪武文臣们顿时感觉如坐针毡,浑身不对劲!
祖父(皇帝)刚刚去世,作为孙子的朱高炽代替父亲留在京城守孝,这是何等庄重严肃的事情!结果你居然在孝期……让妻妾怀孕了?!这……这简直是礼法沦丧,大逆不道啊!
更让文臣们觉得荒谬绝伦的是,天幕上还有网友提到了一个流传很广的传说:
【网友“民间故事爱好者”发言:我记得有个传说,说洪武帝朱元璋去世前托梦给朱棣,送了他一块大圭(古代玉器,象征权力),还说“传之子孙,永世其昌”。结果梦醒不久,朱瞻基就出生了!所以这孩子是带着太祖的祝福和天命来的!】
这个看似为朱瞻基增添“天命光环”的传说,在此刻听来却格外讽刺——如果朱瞻基真是在服丧期间怀上的,那这“太祖托梦”的祥瑞,岂不是成了对礼法最大的嘲弄?
紧接着,又有网友开始“扒”朱高炽的私生活:
【网友“后宫统计员”发言:你们别被胖世子忠厚老实的外表骗了!他跟他爹燕王不好女色不一样,这方面绝对是继承了他爷爷朱元璋的“优良传统”!别看他胖,后宫妃嫔可不少,光史书记载的儿子就生了十个,女儿也有六七个!这战斗力,杠杠的!】
【网友“反差萌爱好者”刷屏:厉害了我的胖子!一边能稳坐北平指挥若定,一边还能开枝散叶壮大老朱家!这才是真·人生赢家!】
弹幕上一片“哈哈哈”和“佩服”之声,充满了现代网民对历史人物私人生活的戏谑和“宽容”。
与文臣们的痛心疾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御座之上朱元璋的反应。
这位以严刑峻法、重视礼教着称的洪武大帝,在听到孙子可能在服丧期间弄出个孩子时,非但没有动怒,反而乐了,嘴角甚至勾起了一丝难以察觉的笑意。
“呵呵,”他浑不在意地摆了摆手,对身旁的马皇后低声道,“老大就是太规矩,孩子生得少。你看高炽这孩子,像咱!知道为老朱家开枝散叶是关键!老四也是,才三个儿子,太不像话!孙子多生几个好,多生几个好啊!”
在他朴素而现实的观念里,皇族子嗣昌盛,江山才稳固。什么服丧期间的礼法规矩,在“多子多福”尤其是多生有可能像朱高炽、朱瞻基这样“优秀”的子孙面前,似乎都显得没那么重要了。他甚至觉得,老四家的这个胖孙子,在“生孩子”这件事上,很合他的脾胃。
马皇后闻言,无奈地看了丈夫一眼,轻轻叹了口气,却也没说什么。
天幕之下,一边是文臣们对礼法沦丧的隐忧,一边是皇帝对子嗣昌盛的欣慰,形成了无比微妙的对比。而那位尚在襁褓中,其出生时间已引发巨大争议的未来“好圣孙”朱瞻基,此刻还浑然不知,自己刚刚在天幕的讨论中,已经经历了一场关于出身和礼法的风暴。
喜欢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种死法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种死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