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死后,慕容砚秋站在卧室里,对着空中轻声说道:“慕容砚秋,你的仇我帮你报了,你看见他们的下场,开心吗?”。
小愿告诉她【原主很开心!】
这一年,慕容砚秋也没闲着。她之前创作的那些歌曲,版权卖了不少钱,足够让一家人过上安稳日子。她就趁着暑假带着父母去了国外旅游,陪着爸妈看遍了异国风景,一家人的笑声洒在每一个走过的地方。
一个月后回国,她刚倒完时差,就接到了《时光里的余温》导演陈导的电话。原来这部剧上映后,反响远超预期,不仅收视率稳居同期第一,网上的讨论度也居高不下,她饰演的苏微更是成了许多观众的 “意难平”。
而她拍戏时的敬业,也在导演圈里传开了,不少导演都托陈导和张导递话,想邀请她参演新剧,可惜当时她早定了带父母出国的计划,只能一一婉拒。
如今电话再次响起,慕容砚秋握着手机,心里满是好奇:上次推了那么多邀约,这次陈导又带着什么剧本找她?她按下接听键,笑着开口:“陈导,好久不见,这次找我,是有新本子了吗?”
“有,一会我让人给你送过去。”
“好的,我一定好好拜读。”挂了电话,慕容砚秋刚陪妈妈逛完菜市场,拎着新鲜蔬菜回到家,玄关处就放着一个印着 “陈导工作室” 的牛皮纸信封。爸爸说是刚刚陈导让人送来的。
她换了鞋拆开,里面是一本A4纸复印装订好的剧本,封面上 “烬宫赋” 三个大字带着冷冽的古风感,扉页还夹着陈导的便签:“砚秋,这个沈知秋的角色,我第一时间就想到你,慢慢看,等你的想法。”
她把蔬菜放进厨房,拿着剧本坐在客厅的沙发上,阳光透过落地窗落在纸页上,连带着 “沈知秋” 三个字都多了几分暖意。开篇的角色小传里,“前朝将门孤女”、“尚食局姑姑”、“前朝利刃” 三个标签并列,让她忍不住挑眉,这和她之前演的灵汐、苏微完全不同,没有明确的 “好” 与 “坏”,字里行间全是矛盾。
沈知秋是前朝将门孤女,叛军攻进京城时,是忠仆舍身把年仅八岁的她救出。把她安置在自己的老家,后来忠仆因救她受伤严重去世,她就带着还在襁褓中的忠仆唯一还活着的儿子生活。
后来叛军建立了新的王朝,前朝旧部想复朝找到了她们。从此她们就被这些人所胁迫,这帮人想培养她做细作,她不同意。他们知道沈知秋的软肋就是忠仆的孩子,所以他们就用孩子的性命来威胁沈知秋。她为了忠仆的唯一血脉不受伤害,只能同意他们的要求。
两年后,她被送进宫里为他们做事。
沈知秋不知道他们能不能成功,她不想变成傀儡和帮凶,但看到忠仆唯一的血脉被他们用刀架脖子上胁迫时,她又不得不答应,真是矛盾的人。
翻到第一幕,是沈知秋刚入宫不久的场景:永巷的桂花树开得正好,十六岁的沈知秋抱着食盒走在青砖路上,浅碧色宫装的衣角扫过落叶,听到身后小宫娥摔倒的声响,她脚步顿了顿,却没回头,只握紧了放着桂花糕的食盒。那是按母亲的方子做的,要送去给太后,也是她在这深宫里,唯一能藏住念想的东西。
慕容砚秋眼睛停在 “没回头” 三个字上,轻声念出声:“为什么不回头?是怕多管闲事惹麻烦,还是不敢让别人看到自己的温柔?” 她起身去书房找了个笔记本,在第一页写下 “沈知秋的矛盾点”,然后列下第一个疑问。
继续往后翻,看到前朝旧部故意让她进宫,在宫里第一次找沈知秋的情节:深夜的尚食局库房,黑衣人逼她在皇后的汤药里加东西。沈知秋想起那孩子哭红的眼睛,手指攥得发白,最后却只是平静地说‘我知道了’,转身时,袖口扫到桌面上的桂花糕碎末落在地上,没人看见她泛红的眼眶。
“这里的平静是装的吧?” 慕容砚秋对着空气轻声分析,拿起笔在笔记本上补充:表面答应,内心肯定在挣扎。一边是恩人之子,一边是无辜的皇后,她没有选择的余地。
她忽然想起自己演苏微分手戏时,那种 “想哭却要忍住” 的情绪,或许和沈知秋此刻的状态有相似之处,但沈知秋的隐忍里,还多了一层 “不得不作恶” 的无奈。
不知不觉翻到剧本中段,看到沈知秋给太子做桂花糕的情节:太子偷偷溜进尚食局,说‘知秋姑姑,我母后说你做的桂花糕最好吃’。沈知秋捏面团的手顿了顿,然后笑着对他点点头。
喜欢我的快穿旅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我的快穿旅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