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25日上午10点,北京张平造型工作室的试衣间里,阳光透过落地窗洒在地板上,映照得满室华彩。杨蜜站在全身镜前,身上穿着戛纳电影节的定制礼服——黑色丝绒裙摆上绣着银白色的梅花纹样,苏绣技艺的细腻让每一片花瓣都仿佛带着露珠,领口处点缀着碎钻,搭配银质梅花头饰,既有沈惊华的古典韵味,又不失顶流的时尚气场。
“杨蜜,你转个身我看看。”张平拿着软尺,仔细调整着裙摆的长度,“这裙摆的弧度还需要改一点,走红毯时更显气场;头饰的位置再往左移1厘米,更衬你的脸型。”
造型助理小林蹲在地上,小心翼翼地固定着礼服的裙撑,嘴里念叨着:“蜜姐,这礼服太重了,光苏绣部分就用了3斤银线,走红毯时可得小心点,我给你准备了防滑鞋套。”
杨蜜轻轻转动身体,目光却不自觉地看向门口——她早上出门时给高浪发了微信,说“试装遇到点小问题”,现在已经过去半小时,高浪还没到。她拿出手机,手指在屏幕上犹豫片刻,终究还是没再发消息,只是心里隐隐有些不安。
就在这时,门口传来熟悉的脚步声,高浪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个保温袋:“抱歉来晚了,刚和陈凯歌导演聊《赵氏孤儿》的后期剪辑,耽误了点时间。”他走到杨蜜身边,上下打量着礼服,眼里闪过惊艳,“很好看,苏绣梅花和你很配,张平老师的手艺名不虚传。”
听到高浪的声音,杨蜜紧绷的肩膀瞬间放松下来,她笑着说:“我总觉得头饰有点重,担心走红毯时会掉,还有裙摆的弧度,不知道是不是我太紧张了,总觉得不对劲。”
“别紧张,我帮你看看。”高浪走到镜子前,仔细观察着礼服的细节,“头饰重是因为银质底座太沉,让小林换成轻量化的钛合金底座,保留梅花纹样,重量能减轻一半;裙摆的弧度没问题,是你站得太直了,稍微放松一点,自然垂落的弧度更漂亮。”
张平眼前一亮:“高总说得对!钛合金底座既能保证稳固,又能减轻重量,我怎么没想到?小林,立刻联系银器工坊,让他们今天下午赶制一个钛合金底座;杨蜜,你试着放松肩膀,想象自己是沈惊华走在宫道上,那种从容的感觉。”
杨蜜按照高浪的建议调整姿势,果然,裙摆的弧度变得自然流畅,整个人的气质也更显从容。她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又看了看身边的高浪,心里满是感激——刚才试装时的不安,在高浪到来的瞬间烟消云散,仿佛只要他在,所有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对了高总,戛纳电影节的采访提纲我整理好了,你帮我看看?”杨蜜从包里拿出一份文件,递到高浪手里,“有几个问题我不太确定怎么回答,比如‘如何看待顶流的责任’‘未来的工作计划’,还有记者可能会问《步步惊华》的成功秘诀,我怕回答得不好。”
高浪接过提纲,坐在沙发上认真翻阅,时不时用笔做标记:“‘顶流的责任’这个问题,你可以结合非遗文化的传播来回答,比如‘顶流不仅是荣誉,更是传递文化的责任,未来会继续关注非遗元素的融入’;‘工作计划’可以提《赵氏孤儿》和个人工作室的新人挖掘计划,突出‘实力’和‘传承’;《步步惊华》的成功秘诀,重点强调‘团队合作’和‘内容为王’,不要只说自己,多提幕后团队。”
他抬头看向杨蜜,语气温和:“回答问题时要从容,眼神看着记者,语速放慢,不用紧张。如果遇到刁钻的问题,比如再提之前的绯闻,你可以笑着说‘谣言已经澄清,谢谢大家关注我的作品’,然后转移话题。”
杨蜜坐在高浪身边,认真地听着,把每一个要点都记在笔记本上。阳光落在他们身上,画面温馨得像一幅画,张平看着这一幕,笑着对小林说:“你看他们,像不像老师在教学生?高总对杨蜜,真是用心。”
试装结束后,高浪送杨蜜去《赵氏孤儿》片场。车上,杨蜜看着窗外,突然说:“高总,我个人工作室的新人培训计划,陈阿婆和艾力老师已经同意担任非遗教学老师,但是表演课的老师还没定下来,你觉得李雪健老师怎么样?他经验丰富,对新人也有耐心。”
“李雪健老师是很好的人选,但他档期比较满。”高浪思考片刻,“我认识中央戏剧学院的表演系教授刘敏,她之前带过不少优秀的学生,比如张译、王凯,我可以帮你联系她,让她担任表演课的主讲师;另外,再找一个台词老师,季冠霖老师的徒弟周彤,她的台词功底很好,适合教新人。”
“太好了!”杨蜜眼睛一亮,“刘敏教授和周彤老师,我都听说过,要是能请到他们,新人的培训就有保障了。高总,谢谢你,每次我遇到问题,你都能帮我解决。”
“我们是合作伙伴,互相帮忙是应该的。”高浪笑着说,“新人面试定在6月1日,我会陪你一起去,帮你把关。对了,你工作室的logo设计好了吗?需要我帮你联系设计团队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名导资本:从2005年拍烂片开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名导资本:从2005年拍烂片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