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染‘黑死瘟’,邪毒入血,元气大伤,危殆!赖险法暂遏,然龙体孱弱,如风中残烛,再难经波折!万望沈公坐镇中枢,隔绝风雨,静待天时!切切!”
染瘟!危殆!风中残烛!
每一个字都如同淬毒的匕首,狠狠扎进沈砚清的心脏!他捏着信纸的手指瞬间失血般苍白,指节因用力而发出轻微的咯咯声。一股冰冷的寒意从脚底直冲天灵盖,几乎要冻结他的血液!陛下……竟至如此境地!
但他不能乱!他是陛下留在帝都的定海神针!是帝国中枢最后的屏障!
沈砚清深吸一口气,再抬起头时,眼中所有的惊涛骇浪已被强行压下,只剩下深不见底的寒潭。他将密函凑近烛火,看着那写满噩耗的纸张在跳跃的火焰中迅速蜷曲、焦黑、化为飞灰。灰烬飘落,如同帝国此刻飘摇的命运。
“王侍郎,” 沈砚清的声音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此报,列为绝密。除你我之外,不得入第三人耳!违令者,斩!”
“下官……明白!” 王焕之被沈砚清瞬间恢复的冰冷镇定所慑,连忙躬身应诺,额头渗出冷汗。
“传令枢密院,按周帅所请,加急调拨河西、陇右后备军械粮草,走‘苍鹰道’,务必十日内抵达飞狐峪!户部所筹‘平虏捐’物资,优先保障北境!告诉陈文举和张清,江南再哭穷,本官就请天子剑去跟他们‘讲道理’!” 沈砚清语速极快,条理清晰,一道道指令带着铁血的味道。
“遵命!” 王焕之肃然领命,转身欲走。
“等等!” 沈砚清叫住他,眼神锐利如刀,“通海号逆案,刑部、都察院那边,进展如何?本官要的‘大鱼’,可有眉目?”
王焕之面露难色:“回大人,线索……在云州‘隆昌票号’掌柜暴毙处彻底断了。其上线如同人间蒸发。刑部正在全力排查所有与其有过接触的北地豪商,但……阻力甚大。某些朝中官员,似乎也……”
“阻力?” 沈砚清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那弧度中不含一丝笑意,只有凛冽的杀机,“告诉刑部吴尚书和都察院张总宪,本官给他们三天!三天之内,若还挖不出那藏在帝都的硕鼠头子,提头来见!本官的天子剑,许久未曾饮血了!至于那些‘阻力’……一并记下名字!”
“是!下官即刻去办!” 王焕之被沈砚清话语中的血腥气惊得心头一凛,不敢再有丝毫迟疑。
王焕之刚退下不久,殿外便传来宦官尖细的通传:“启禀沈大人,内阁首辅李辅国李大人、户部尚书陈文举陈大人、礼部尚书李新李大人……联袂求见!”
沈砚清眼中寒光一闪。来了!果然来了!陛下病危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这些嗅觉灵敏的“硕鼠”,终究是按捺不住了!他整了整并无一丝褶皱的紫色官袍袖口,端坐如松,声音平静无波:“宣。”
殿门开启,以首辅李辅国为首的三位重臣鱼贯而入。李辅国年过六旬,须发花白,面容清癯,一副老成持重的模样。户部尚书陈文举脸色依旧带着户部特有的“钱粮焦虑”的苍白。礼部尚书李新则是一贯的道貌岸然。
三人行礼完毕,李辅国上前一步,声音沉稳中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忧虑:“沈尚书,北境战事胶着,陛下御驾亲征,身系天下之望。然,国不可一日无君,政不可一日不决。老朽等忧心国事,更忧心陛下龙体劳顿。不知……近日可有陛下确切的旨意或平安信传来?”
陈文举紧接着道:“是啊,沈尚书。江南‘平虏捐’推行艰难,世家大族怨声载道,皆言北境战事靡费无度,却不见成效。若无陛下亲笔旨意或捷报安抚,恐……恐生民变啊!” 他话语中“靡费无度”、“不见成效”几个字咬得极重。
李新则是一副忧国忧民状:“沈尚书,礼部近日收到多地学政奏报,士林之中,对陛下久离中枢、前线凶险颇有微词,更有甚者,妄议陛下……轻涉险地,置国本于不顾!此等流言,有损陛下圣德,动摇国本,不可不察啊!”
三人话语看似忧国忧民,实则步步紧逼,句句诛心!核心只有一个:陛下情况到底如何?前线是否真的糜烂?你沈砚清一个吏部尚书,有何资格总摄大权?
沈砚清静静听着,脸上古井无波。待三人说完,他才缓缓抬起眼帘,锐利的目光如同实质般扫过三人,声音平淡却带着千钧之力:
“首辅大人忧心国事,拳拳之心,本官感同身受。陛下天威所向,北境战局,自有周帅运筹帷幄。陛下日前有亲笔手谕至,” 他顿了顿,目光若有深意地掠过三人瞬间变化的脸色,“陛下言道:北狄猖獗,跳梁小丑,覆灭在即!令本官坐镇中枢,统筹粮秣,安抚地方,静待王师凯旋!凡有懈怠推诿、妖言惑众、动摇国本者,无论品阶勋爵,本官持天子剑,有先斩后奏之权!”
他拿起御案上那柄寒光四射的天子剑,手指轻轻拂过冰冷的剑鞘,动作优雅,却带着刺骨的寒意:“至于江南民变?陈尚书,本官记得,张清张侍郎持陛下尚方剑,正在江南督办‘平虏捐’。若有世家大族敢抗旨不遵,煽动民变……正好,本官正愁这天子剑久未出鞘,恐钝了锋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龙椅之上,成就千古一帝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龙椅之上,成就千古一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